不經不覺,「麥田心耕」已度過了十一個寒暑,共累積了五百六十篇,藉此向讀者告別,感謝各位多年來的關注與支持。

猶記得二○一○年初夏,《星島日報》教育版張翠娟女士和友人來校,在校長室與我和同學一起飯敍,感受過「與校長午膳」的經歷後,建議本人在當年九月開始在此專欄撰寫文章。多年來眼見不少教育界前輩在報章發表鴻文,自己卻苦無機會,故此,張女士的邀請實在令我興奮莫名,雀躍萬分。

應允後便需要為這欄目設定名稱,在沒有深思熟慮的情況下隨意地定名為「師生集」。這完全沒有特色的欄目名稱實在不太理想,張女士請我重新作出釐定。思索過程中,想起父親每年都為「地主」揮毫,撰寫一幅「心田先祖種、福地後人耕」的對聯,於是便取其頭尾兩字,再加上「麥田」,便成了「麥田心耕」。當中包含兩個意思,一是這專欄是一塊田地,每一篇都要用心地去撰寫;另一意思就是我在教育這塊田地上如何深耕細作,分享我在教育路途上的那份「心」。

張女士要求我先寫一篇文章予她過目,她的回覆是「需要作出修改」,當時還未熟悉專欄的寫作模式,有點束手無策。幸找來一位記者朋友施予援手,把文章來個翻天覆地的大變身,張女士終安心把這塊「麥田」交託於我。這位記者從第一篇開始至今每期都為我作出校對,同時又提點我某些議題是否合適,甚至給予我一些題目的意見。十一年來每星期無休止的支持,實在無言感激,多謝你——蔡惠華!還有十一年來從未見過面的Eric,他為我的文章排稿,亦為我一些錯別字作出修正,在此言謝。

「麥田心耕」滿載我個人在教育生涯上的心路歷程、對教育政策和事件的見解,以及對社會時事的意見和一些問題的關注。另外還有不少是一些老師和同學積極勵志的故事,甚或表彰員工用心努力的態度。文章亦有一些童年的印記和昔日香港的情懷。凡此種種,這專欄實可記錄了我過往的人生點滴。

行筆至此,再次感謝張翠娟女士給予的機會、惠華無間斷的支持、Eric多年來的協助,還有各位教育界好友和讀者的欣賞和鼓勵。

麥耀光
作者為廠商會中學校長,從事中學教育工作逾三十載。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8月18日教育版專欄「校長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