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指6%沼澤地遭填平 環團批南大嶼山保育不合時宜
09月28日
研究在上年6月展開,至今年9月初結束,審視南大嶼由十塱至水口的流域內的重要生態,包括次生林、淡水沼澤、沿海泥灘、紅樹林及沙坪等。WWF強調,南大嶼流域生態是重要野生物種的棲息地,例如有極具保育價值的盧文氏樹蛙和中國鱟。
研究報告分析指,「綠化地帶」及「海岸保護區」內未被發展的私人土地缺乏法律保護,由於法例不合時宜,即使不適當的發展項目位於保育用途地帶內,規劃署仍無權執法。報告又提到,研究區域內估計有6%的沼澤地於過去10年被填平。豐富生態不僅被破壞,當鬆散的泥土被沖入溪流,亦會影響南大嶼山溪流和近岸水域的水生生物。
WWF高級政策保育主任陳頌鳴表示,整個南大嶼山海岸的淡水沼澤地和濕地,就算被劃為「海岸保護區」或「綠化地帶」,多年以來不斷受傾倒泥頭及建築廢料所影響,野生物種的重要生境如次生林和淡水沼澤等已被破壞,並被改變成擺放貨櫃、停車場或露營車車場等用途。其中例如早前貝澳的海岸保護區範圍內的填土案,該地點的濕地被填平及興建了一道磚牆,造成不可逆轉的濕地喪失。
WWF指,為防止重要生境進一步喪失,建議「山海一脈」的保育方案,向政府提出7項建議,保持生態連通性,堵截不適當的發展和生態破壞行,包括修訂《城市規劃條例》(第131章)及《廢物處置條例》(第354章),保護南大嶼山郊野公園以外的重要生境,並採取有效的執法行動,以保持生態連通性;規定在郊野公園的私人土地上進行樹木移除和土地平整工程,必須事先獲得批准;推動土地擁有者、環保組織及政府機構之間合作管理私人擁有的淡水沼澤地;嚴格維持南大嶼山現有交通限制;保護紅樹林,以維持生物多樣性、提升氣候變化的抵禦力,並保護海岸線和沿海區域;將部分已分流的河水回流至河道,並移除或重新設計河道內的實體障礙物,從而恢復河道內生態流量和生態連通性,促進生態系統健康,以及須以生態友善的方式進行河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