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偕中學編AI教材 倫理教育列重中之重 讓學生反思 衍生議題
09月29日
現時AI教育多集中於大學、研究院等高等學府,高中資訊及通訊科技科(ICT)課程下學年起修訂後,雖加入AI相關課題,但偏重於編程。中大工程學院及教育學院,意識到中學階段引入AI課程的逼切性,獲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資助,前年起開展為期3年的中大賽馬會「智」為未來計畫,以創建初中適用的AI課程、支援框架及可持續發展的AI教育模式。
如雙刃劍須小心處理
計畫與6所先導中學合作,編寫人工智能教育初中課程,首套教學資源套於昨日正式出版,供參與計畫的教師使用,共設12個章節、55個模組,以「意識」、「知識」、「互動」、「能力強化」和「倫理及影響」5大範疇為核心,涵蓋編程、演算法及數據分析等理論及實踐,增加學生對AI的認知。計畫副負責人暨課程發展組主領、評估及分析組副主領蒙美玲指,因AI影響廣泛,倫理教育在課程列為重中之重。
蒙美玲以「自然語言處理」為例,指因應各地語言、文法、文化及句子結構不一,只讓AI學習偏頗資料,或進一步加深刻板印象,影響層面廣泛,「教師應清楚告知學生,AI是一把雙刃劍,若錯誤使用會構成危害,造成私隱、公平等問題。」她舉例指,中文的「他」有時是「誰」的指代意義,而非男性第三人稱,若編寫即時翻譯的AI系統時,未把相關資料輸入系統,便出現翻譯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