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學者:港珠缺有組織科研聯繫 內資企業難接觸香港成果
10月07日
葉嘉安表示,香港與珠三角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有很好的機遇,但也有很多的挑戰。他指,香港與珠三角在創新價值鏈上的功能互補,香港具有國際前沿的基礎研究實力和高科技專業人才,而深圳則具有良好的技術轉移轉化能力等。但他認為目前的創新要素跨境流動不暢、資訊不對稱,以及研發能力和市場需求之間的不匹配。
他指,港珠之間的知識、科技流動仍高度依賴跨境企業個別的內部溝通,缺乏有組織的跨境科研聯繫,並指珠三角內資企業普遍表示難以接觸到香港的科技成果和相關信息,認為應利用高新科技提供網上即時商務簽證、在出入境口岸加建《大灣區科技商貿專用櫃檯和通道》,加快建設粵港澳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他指,香港以服務經濟為主導的産業結構,决定其經濟競爭力主要是生產性服務業。而珠三角則集中發展高新科技和價值鏈高的産業,與香港生産性服務業的競爭加劇。他認為,香港生産性服務業需緊扣珠三角産業升級的需求,保持其競爭優勢。他亦指,內資和其他外資高新科技製造企業開始减少使用香港的生産性服務業,並指深圳和廣州生産性服務業的質量和能力有顯著提升,而2019年香港社會運動的負面影響,以及兩地因應疫情而封關,亦阻斷商業往來。他認為,本港要鞏固提升「一國兩制」下國際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的地位、盡快通關以恢復大灣區的跨境商業往來,以及重建香港的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