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藝師語|成功導演仍仰望眾生
10月28日
劇組內有不同的崗位,當中導演一職最為學生所憧憬,這或因為很多人誤以為當導演可以很威風、很不羈,能隨意喝罵他人,殊不知原來是要「做牛做馬」!其實成為導演前,大多要在不同崗位工作過,如道具組、燈光組、音響組,甚至要當過舞台監督和演員;原因簡單不過:只有親身試過,方能了解各方難處,從而促成彼此有效的溝通。導演還需要時刻保持頭腦清醒,隨機應變,「執生」技巧和「超限」體能是基本要求,而「立體批判思維」和「精緻藝術知識」則是定斷優劣的素質。
要培養「執生」技巧,需要對戲劇有廣泛的認識;要培養「超限」體能,需要注意個人健康和心理調整;建立「立體批判思維」,須有海量的胸襟和思考;積累「精緻藝術知識」,須有歸納、綜合歷史的能力,讓藝術不流於庸俗。當然更重要的是謙恭,對不同人和事抱持學習與了解的態度,尊重、關愛和體諒不同的藝術生命。過去幾年,我們面對幾許風雨,不少平凡人的超凡意志和獨特故事,每每提醒藝術工作者:卓越的題材就在身邊!優秀的導演能從最不起眼的生活中提煉出精采的故事。任何文化皆由人傳承,任何藝術的價值皆成就於不顯眼的細節和在微小角色中彰顯的人性。
感謝各紀錄片導演們在過去幾年時刻提醒我們:眾生皆尊貴,我們需要用心走進群眾,方能發掘出具生命力的題材,引起共鳴。香港的電影和戲劇界必再迎來如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的影響力。
電郵:[email protected]
劉瑩
作者為香港美術協會會員、香港教育大學文化與創意藝術學系講師。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10月28日教育版專欄「學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