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因庭上周裁定2016年一名33歲孕婦在伊利沙伯醫院注射催生素分娩後大量出血死亡事件,為「死於不幸」,案件引起部分孕婦對引產和真空吸引助產的安全性表示關注。香港婦產科學院發聲明,就孕婦對於「引產」及「真空吸引助產」的安全疑慮,作出解釋。

香港婦產科學院發聲明表示,留意到近日有部分孕婦關注引產和真空吸引助產的安全性,擔心引產或真空吸引助產導致羊水栓塞的原因。學會解釋,羊水栓塞是一種急性、突發、可以威脅母親和胎兒生命安全的分娩併發症, 它可以在產前、分娩中或產後不久引發心臟驟停和凝血功能障礙(出血性疾病),惟強調這種併發症發生的機會非常低。學院指,根據一些流行病學研究顯示,羊水栓塞發生的機率約為每100,000名孕婦中有1至8人,而目前羊水栓塞的發病機制仍不清楚,它可能是由羊水或胎兒鱗狀細胞進入母體循環而引起的,在自然或輔助分娩中皆可發生。

聲明續指,一些流行病學研究的結果顯示,羊水栓塞發生的機會可能在某些醫療程序中略有增加,例如引產、真空吸引助產、產鉗助產、剖腹產等。然而,在醫學上這些程序僅被視為「軟風險」因素,並非直接導致羊水栓塞的病因。

學院解釋,「引產」指在懷孕期間,在分娩自行開始之前,使用藥物刺激子宮收縮以達致陰道分娩的結果,指這是一種常用和安全的產科程序,引產後發生羊水栓塞仍屬罕見。當繼續懷孕比引產本身對母親或胎兒造成的風險更大時,便需要進行引產,例如當母親出現先兆子癇,胎兒出現懷疑是胎兒窘迫所致的心跳異常,羊膜破裂時間過長等,均是醫學上需要通過引產來提前分娩的常見原因。

至於「真空吸引助產」,就是一種使用負壓裝置協助分娩的方法,也是常用和安全的產科手術。同樣地,雖然真空吸引助產可能會稍微增加羊水栓塞發生的機會,但當第二產程延長對母親或胎兒造成的風險比手術本身更大時,醫學上就需要進行如真空吸引助產來加速分娩。

學院強調,所有的醫療程序或手術,都有其益處和風險,當這些包括引產和真空吸引助產在內的醫療程序或手術益處超過其風險時,醫生就應施行。不然,母親和胎兒蒙受傷害的風險就可能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