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標題既是貼題,也是呼應高中中史科的同名選修單元。該單元以孔子、司馬遷、王安石、梁啟超及何啟五位知識分子為主軸,以小見大,探索其身處的時空。不少同學都會抱怨這個單元涵蓋甚廣,不知是考人物還是考時代。但事實上,時代、地域和個人,根本就是三位一體,不可分開。

如果不了解當時的時空背景,我們根本難以理解時人的所作所為。舉例而言,由於中史課程甚少涉及香港史,所以同學普遍對何啟的時代背景感到陌生。若不了解當時香港華人精英的身分認同,我們是不會明白為何何啟會遊走於中港兩地,一面建設香港,同時尋求國內的改革與革命,更難以明白其思維模式,研習時只會是舉步維艱。

正所謂「文史哲不分家」,一切學問也是回應時代,故學習文學和哲學時,也絕不可忽略作者及哲學家的時代背景。要了解古典文學的興衰及轉變,如唐詩從盛唐到晚唐的風格走向,我們便要留意唐代由盛轉衰的國勢。不認識東漢末年的亂世,也難以理解建安文學的獨有思潮。在哲學上更是如是,今年筆者選修了「中國古代政治哲學」,班上有不少海外交換生,除了解讀原典上有隔閡,對時代背景的不熟悉也為他們增添了阻礙。從孟子的性善論到荀子的性惡論,再到韓非子的法家思想,何以對人性日漸現實,便是源於當時日益激烈、道德淪亡的戰國亂世,所以導師也要特意講解時代背景,以免學生失去討論基礎。

交換生難以理解中國哲學,若然立場倒調,又會如何呢?故我們研習他方思想時,也同樣不可抽空脈絡。要理解佛陀思想,自然要明白古印度的宗教及社會結構。霍布斯、洛克及盧梭三人的社會契約論,之所以理論和焦點各有不同,和他們所經歷的時勢有關。若果輕易以現代及自身思維出發,我們將難以理解該思想的突破和獨特之處。如我們往往以為佛教推崇苦行,卻不知佛陀正是反對古印度宗教嚴苛的苦行修行,才發展出佛教的修行方式。從現代民主思想出發,我們會覺得三人的社會契約論好像美中不足,但若和啟蒙時代之前君權神授的思想相比,三人已是劃時代的思想家。

正如上文所言,一切學問也是回應時代,因此我們研習一學說之時,也不可忽略該學說誕生之時代背景。同樣作為學生,作為知識分子,我們亦不可長居象牙塔,不問世事。當代的知識分子同樣要回應時代,為社會作出貢獻。

周正賢
作者為青年史學家年獎2019得主,國史教育中心(香港)青年組成員,現就讀香港大學法律學院。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11月5日教育版專欄「學與教」


延伸閱讀:

青史劄記|畫地不可為牢

青史劄記|出奇「勝」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