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劄記|國史教學心迹
11月19日
教學是一門溝通的藝術,尤其歷史科的課本往往是一大堆文字,老師要有效傳授歷史知識,實非容易之事。學生往往對於海量的歷史名詞感到懊惱,難以把它們一一記住,甚或對讀歷史失去興趣。筆者也遇到不少學生有相近的煩惱。應對這個現象的方法,唯有是掌握歷史名詞的原理。舉個例子,參與唐代政事堂的官員會被加稱「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官職名稱,學子可以嘗試理解這個官名背後的意思,「同」字是指兼任的意思。由於中書門下是制定政策的機構,所以「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是指負責制定、商議政策的官員。如學子能理解不同歷史名詞背後的意思,就能在考試裏得心應手地運用它們了。
過往教學期間,筆者還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學生普遍對近代史更感興趣。箇中原因不難理解,那些學生普遍認為近代史和現在的生活更為緊密,如孫中山在香港的足迹,往往會引起學生的興趣,希望找找歷史留下來的痕迹。因此,若要提高學生對古代史的興趣,物質文化史或許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讓學生明白古今之間的源流演進,例如是古代的交通工具、服飾、家具等等。如此一來,學生就會明白歷史就在每個人的生活之中,而現今的生活是建基於過往的歷史發展。雖然有關物質文化史的歷史片段並非課程的考核範圍之內,但是適當地用課外知識點綴一下,相信能啟發學生探索史實的興趣。當學生對中國歷史科有興趣的時候,自然會加把勁研習國史。
由於中國歷史源遠流長,因此,學好中國歷史並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育工作者以心傳心,積極推廣學習國史的重要性。一方面教育工作者可努力建立學生的歷史感,另一方面讓學生理解歷史名詞的命名原理,相信這能夠吸引更多年輕學生盡情投入學習國史之中。
張瑋宗
作者為青年史學家年獎2019得主,國史教育中心(香港)青年組委員,現就讀香港大學文學院。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11月19日教育版專欄「學與教」
延伸閱讀:
青史劄記|時代與知識分子
青史劄記|畫地不可為牢
青史劄記|出奇「勝」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