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歲的林泳施,是教育界功能組別中最年輕的候選人,但她在教育界深耕日子卻不淺。一九九七年香港回歸,林泳施初出茅廬由文憑教師(CM)做起,教過中小學英文科,一路打拼十多年;中途曾任教育局助理督學兩年,之後重返前綫任教,升至高級學位教師(SGM)。轉職瑪利灣學校一年後,便肩負起校長重擔,至今已是第三個年頭,「別人以為我只有群育學校經驗,其實我中小特,甚至大學及教育局都熟悉,其他參選人也不及我,有橫跨這麼多教育界別的經驗」。記者 李咏潼

林泳施指,以往立法會無人能代表特殊教育界別的聲音,希望自己踏出第一步,化身橋梁,將聲音帶入議會。她坦言若成功當選,首要事項是「縮班殺校」潮下,協助教師增值、轉型,保住人手。她以過往處理過剩教師的經驗,指有需要的教師可轉任兼職,但最重要是協助教師再培訓,例如情緒教育的知識,以協助處理學生行為問題,關顧他們情緒。

「為何最近有這麼多學生輕生?難道老師沒察覺到?不是的,是他們太多工作佔用時間,才沒能處理學生的異常。」林泳施指,教師從事教育的初心是為學生着想,而非成為「摘星」或「造A工廠」,「我們如今需要的是一個機會,將教育重回正軌」。

她又強調,在亞洲、歐美等已發展國家,出生率下跌屬不爭事實,認為未來要解決的,並非如何扭轉已經發生的事實,而是把握機會善用資源,提升教育質素。

今年是教協解散後首次議席之爭,林泳施形容教育不是政治,以前不是泛民,就是建制,今次是契機,讓選舉重點重新回歸,「不分顏色,大家可以看闊些」。她說自己身材矮小,驟眼看氣勢不如人,但很擅長忍耐和堅持,「我只要說出來要做,就要做到」。走出來競選,林泳施說相熟的師生都叫她放心去馬,「可能有人會覺得我的知名度比起其他對手低,但我覺得不能因為成功機會不高便不去嘗試,未到最後,我也不會放棄」。

詳細候選人名單請參閱:https://www.elections.gov.hk/legco2021/chi/nomination2.html

《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