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校手記|村校
11月26日
他們去年已註冊,但因為疫情,宴請親友的婚宴,只能留待疫情稍為緩和之際舉行。他們二人都是我和太太的學生,男的是我當班主任的學生,女的是太太白鷺班上的學生。所以,他們也特別邀請我們出席,視我們為重要的「親人」之一。
我以前任教的學校是北區一所村校,九七年因為回歸,原有的老師不少決定移民而有空缺,在爸爸的引薦下,獲得校長聘用,開始當老師,這是一份需要耐性和愛心的工作。入行時,學校大部分錄取內地新移民,有時甚至在內地已讀初中的學生,因為英文成績差,而被逼由小學從新開始。
那時,村校的學生大多來自基層,孩子都好動活潑愛玩,生活簡單,家長都尊重老師。記得,我入職那年,全校只有二十九個學生,六級分為三班,故每班有兩級學生,我當時要教一、四兩級,理科出身的我,竟被要求教中文、常識和視藝,而且是複式教學,即是同一時間,要教兩級學生,對我這菜鳥老師來說,實在困難。後來我請教教育學院的老師,他們也沒有相關經驗,原校有經驗的老師,也沒有教如何應對,只着我先做好「先管後教」,教學技巧,也只好自行摸索了。
後來,因着學校鄰近邊境的有利條件,校長積極拓展內地港人學生,於是開始急速擴班,學校也多了一批活潑精靈的學生,也增聘教師,也組織家教會,和家長的交流也多,更增設了電腦室和圖書館,校園一時也朝氣蓬勃,充滿前景。
婚宴那天,和舊生們聊起舊日的校園生活,都感到快樂,同時也慨歎學校因為政策的改變而結束。想若學校能夠復辦,相信會為今天壓力異常大的學生,甚至一度想輕生的孩子,帶來不一樣、活潑且富人情味的學校生活。
海星
作者為鄉師自然學校校長及創辦人,愛自然,愛孩子。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11月26日教育版專欄「校長有情」。
延伸閱讀:
自校手記|飲茶文化
自校手記|讀書會
自校手記|變快樂的秘密
自校手記|一千塊樹葉
自校手記|輸都要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