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般年紀都不怕,你不用驚慌!」昔日居於漁艇、深諳水性的年長清潔工張婉美,早前在觀塘碼頭附近清潔期間,突然目睹有男子跳海輕生,她毫不猶豫扔下掃帚,向碼頭員工取來兩個救生圈,繼而飛身一躍下海救人,成功救回對方一命,同時出言開導。這位昔日的蜑家姑娘,其實一直以助人為樂,孩童時代曾兩度救出被困河堤及墮海的小孩,成年後更誤打誤撞成為協助性工作者的義工,因為信奉佛教的她相信助人即助己:「有德之人,自有福報。」記者:林家希
勇救跳海輕生男子、去年獲頒「好市民獎」嘉許的六十五歲婦人張婉美,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六十年初與家人居於銅鑼灣避風塘停泊的漁艇,五歲開始習泳,因此深諳水性,早前她目擊男子跳海後,在危急關頭保持理智,快速分析碼頭的水深及環境,繼而決定救人方案,最終順利拯救生命。
拋救生圈游百米拯救
張婉美日前接受《星島日報》專訪時回憶說,前年十二月某天下午,在連接觀塘碼頭的天橋清潔期間,突然聽到有人高喊「有人跌落海」,隨即從天橋跑下,只見一名中年男子在海中掙扎,有途人在附近拿出地拖伸向海中,嘗試讓男子抓緊,惟長度不足,她見狀脫下外套,並要求圍觀市民跟從其做法,試圖將多件外套駁長作繩索之用,可惜仍未能觸及男子。
眼見男子有下沉迹象,張決定下海營救,先跑至碼頭向職員求助,待對方向海中拋下兩個救生圈後,她隨即跳入海中抓着救生圈,游約百米靠近男子,將其中一個救生圈套在其身上,繼而一手抓緊男子、一手挽着另一救生圈,同時看見對方張惶失措,於是出言安慰,稱她已屆長者年齡也不害怕,着對方不用驚恐,又稱萬事皆有解決方法,不應輕生,未幾水警和消防員趕至,協助他們登岸脫險。據悉,警方經調查後,相信該男士因失業感到沮喪,企圖輕生。
「獲頒好市民是意外收穫」
「救人不能一時衝動,有分析過可行性。」張女士提到,當時若找不到救生圈,打算脫下長褲,將褲管打結自製救生圈,套在對方脖子上,並將對方拉往附近石壆,扶着大石支撐身體等待救援。
憑藉機智和勇氣救人一幕,張女士去年獲警方頒發「好市民獎」嘉許,她認為大眾均應盡己所能,幫助有需要的人,又以「一切皆是緣分」形容其救人經歷,對成功拯救生命感到欣慰,得獎則是意外收穫:「盡人事、聽天命,最重要是問心無愧。」
事實上,此次並非張女士首次助人脫險,她透露早在孩童時期便有近似經歷,其中約十一歲時曾發現有小朋友被困河堤,隨即利用竹篙將對方拉回岸上,某天又發現有小孩不慎墮海,於是跳入海中抓緊對方,等待救援,最終成功救回該名小孩。
懷有一顆赤子之心的張婉美,過去與不少「水上人」一樣歷盡風雨。時光倒流至半世紀以前,銅鑼灣避風塘是市民夜生活好去處,塘內停泊近千艘漁艇,人們乘坐小艇到維港「游艇河」,在艇上吃喝玩樂,故有「海上夜總會」之稱,張女士當時與嫲嫲以艇為家及經營食肆,小學時期的她放學後須幫忙招攬生意及招待客人,工作至凌晨兩、三時才休息,及至小學三年級退學後專心協助嫲嫲,每當秋冬天氣寒涼,漁艇休業之際,她亦要前往工廠上班,負責釘裝書簿和日曆,活得充實,未料辛勞所得的血汗錢卻曾被親人騙去。
張女士提到,有親人向其嫲嫲說,錢財放在艇上不安全,一旦颱風來襲容易被吹走,謊稱可代為開設及管理銀行戶口,她和嫲嫲不虞有詐交出存款,及至嫲嫲去世後,該親戚卻矢口否認事件,當年只有十六歲的她沒法取回多年積蓄,只好獨力扛起漁艇生意,但好景不常,當局先後以污染海水以及填海為由取締漁艇,她於是棄海登陸,開展人生新一頁。
開按摩店誤打誤撞成義工
當年張婉美曾在酒樓及工廠工作,又曾從事桑拿業等,後來自立門戶經營樓上按摩店,租下大廈全層及增建房間,每間房安排一位按摩技師。她笑說,當時曾登報宣傳,曾被關注性工作者權益的組織紫藤誤以為是「一樓一鳳」,對方人員上門拜訪時,雖然發現場所不涉及色情交易,但因而互相認識,她深感該組織致力爭取性工作者合理權益很有意義,於是加入成為義工,「性工作者各有不同原因從業,不應被標籤化。」
到了○三年「沙士」疫情爆發,各行各業生意遭受重創,桑拿業也不例外,張女士一度將按摩房間當作劏房出租,但成效欠佳,於是結束生意投身清潔,先後在美容院、餐廳等任職,近年則在公園進行清潔。她笑說,不工作的日子很苦悶,因此暫未有退休打算,又指知足常樂,「有地方住、有茶飲」便感滿足,未來會繼續奉行佛教的助人精神,因為她深信有德之人自有福報。
《星島日報》
立即下載 | 全新《星島頭條》APP : 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