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本欄祝各位讀者新年進步、身體健康!每逢一年之終始,除了為他人送上祝福,我們往往會總結上一年的點點滴滴,為下一年訂下新的目標。及至大時大節,我們總會因應該節日之特色,進行慶祝或紀念。但舉例而言,家庭相聚,並非新年或聖誕節之專利,只要有空,甚麼時候都可以團聚。為何我們要執着於佳節相逢呢?又為何在年頭年尾我們才會立定志向呢?

在家庭及社會的教育下,我們從兒時就開始過上不同節日,了解其起源及意義,漸漸便會習慣過節。習慣以後,人往往會受到儀式感的影響,當感到某一日是與眾不同,我們才更容易受那個節日觸動影響。王維「每逢佳節倍思親」就準確描述了因重陽節而思念親人的心態。所以每逢節日,我們便會受其觸動,相應地慶祝或紀念背後的意義。

在相同文化圈的民族往往也會有類似的節日,例如中日韓三國也會過中秋節。故有不少戰爭也是利用大時大節作掩護,例如中秋節的經典傳說「八月十五殺韃子」:元末義軍以送月餅作掩護,傳遞起義訊息,最終趁着中秋當日,蒙古人飲飽食醉之際發動起義,成功推翻元朝統治。當然,此說缺乏史實基礎,但並非空穴來風。二戰的珍珠港襲擊,也是選擇星期日,美軍戒備最為鬆懈的時候進行。一九七三年的第四次以阿戰爭,阿拉伯國家便是趁着猶太人贖罪日假期,全國處於停頓狀態之際發動襲擊,成功在戰爭初期取得優勢,足見兵不厭詐之說。

當然,節日並不一定伴隨着戰爭,節日也可以帶來和平。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初的一九一四年聖誕節,西綫的英法軍隊和德國軍隊便曾在聖誕節時自發休戰,縱使沒有正規停戰協定,但雙方軍隊依然走出戰壕,一同慶祝聖誕,唱聖詩交換禮物,甚至進行足球比賽。戰事固然無情,但人間有情,聖誕節休戰便是一段歷史佳話。

每年的節日固然給我們機會銘記自身文化,但正如家人相逢並不限於大時大節,文化傳承,或是節日背後的意義,如家人團聚、慎終追遠,也不應局限於節日當天。節日理應只是輔助,活在當下,該做的,不論日子,也是應該做的。

周正賢
作者為青年史學家年獎2019得主,國史教育中心(香港)青年組成員,現就讀香港大學法律學院。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2年1月14日教育版專欄「學與教」,原文標題為〈節日與紀念日〉。


延伸閱讀:

歷史非永恆不變 青年史學家年獎得主:嘗試考慮不同角度

青年史學家年獎得主 教你以史為鑑

青史劄記|國史教學心迹

青史劄記|時代與知識分子

青史劄記|畫地不可為牢


立即下載 | 全新《星島頭條》APP : 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