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猶太裔少女安妮‧法蘭克(Anne Frank)撰寫的《安妮日記》,內容紀錄她與一家人為逃離納粹追捕,匿藏在荷蘭秘密閣樓長達兩年的生活,被視為重要歷史著作。她和家人最終遭到他人舉報,被納粹逮捕後,分別送往集中營關押,15歲的安妮最後在集中營內死去。她的一家當年遭誰背叛,成為懸而未決的二戰謎團,不少歷史、猶太學者都渴望得知真相。如今,在經過數年的調查後,已有初步定論,認為是一名叫范登貝赫(Arnold van den Bergh)的荷蘭戰時猶太委員會成員,為保住自己的家人,將匿藏的猶太人名單交給納粹。
由美國聯邦調查局(FBI)退休探員及約20名歷史、犯罪學家和資料分析師等人組成的團隊,花了6年調查是誰出賣安妮及其親友,結果發現很大可能性是范登貝赫這名在歷史上並不知名的猶太人所為,但團隊強調並非罪證確鑿。范登貝赫於1950年因喉癌病逝,他的名字先前幾乎未受關注。
團隊成員指出,關鍵新事證是從戰後調查卷宗中發現的一封給安妮父親奧圖.法蘭克(Otto Frank)的匿名信,當中點名阿姆斯特丹戰時猶太委員會(納粹德國強迫猶太人成立的戰時機構)成員范登貝赫,將法蘭克一家及其他猶太人的藏身處交給納粹,以保護他的家人。
調查另提到,法蘭克其實有注意到這封匿名信,但他決定不公諸於世,推估他保持沉默的原因,包括他無法查證指控是否屬實,也不希望資料公開可能導致反猶太情緒增長,也不想要范登貝赫的3名女兒因其父的行為受到責難。
基於上述調查出版的新書《安妮.法蘭克的背叛》作者蘇利文(Rosemary Sullivan)補充,范登貝赫在當時是位有名望的公證律師,受到他人尊敬,起先也在委員會協助猶太難民。雖然後來可能成為一名告密者,但他所提供的地址並沒有姓名,也無從得知該處是否仍有人匿藏,以當時的時代背景來說,范登貝赫的告密或許也只是一種不得不做的歷史悲劇。安妮之家(Anne Frank House)博物館表示,對新書中所提的證據「感到震撼」,但需要進一步調查。
安妮一家與家族友人於1942年躲藏在法蘭克工廠辦公室書櫃後的秘密閣樓中,過著緊湊、緊密且時而緊張的生活,安妮也在期間寫下全球知名的《安妮日記》。直到1944年二戰邁入尾聲之際因他人舉報,遭納粹逮捕,並分別送往集中營關押。
雖然安妮性格樂天,但在集中營慘無人道的環境中,與姐姐先後於1945年2月、3月離世,納粹德國則在5月投降。安妮一家最終只有父親法蘭克倖存,並在重回正常生活後出版《安妮日記》,此後,它被翻譯成超過70種語言,吸引全球數百萬人的關注。當時一家人的藏身之處,如今被稱作「安妮之家」,成為遊客前往阿姆斯特丹的必訪之地。
立即下載 | 全新《星島頭條》APP : 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