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藝術發展局(藝發局)自2018年推行「學校與藝團伙伴計劃」,至今配對超過70對藝團及學校進行伙伴合作,將藝術帶入校園。其中有藝團更將藝術帶入特殊學校,推動學生透過活動啟發思維,刺激學習,有效持續提升整體表達技巧和自信。軸物行者創造社自2018年參與計劃,藝術總監吳伯風表示,藝團透過教導特殊學生「動手做」訓練其體能和肌肉發展,推動他們建立信心、接觸主流社會及學會表達自己;而伙伴學校匡智屯門晨輝學校(屯門晨輝)源學森校長亦認同藝術可以幫助學生表達自己,發掘更多的可能性。
軸物行者是從事載具創作如單車和手推車的團隊,四年前配對伙伴學校屯門晨輝,為學校重新改造和設計課室,並在改造後的課室內教導學生進行藝術創作。由於屯門晨輝是一間專為輕度智障和自閉人士而設的學校,因此藝團派出部分同事長駐學校,專注教授學生工藝,鼓勵他們親手創作藝術品,包括學習砌電動車、傢具和藝術品等,讓他們開心學習、培養興趣及建立自信;長遠更希望通過連串培訓及賦權機會,讓學生盡展所能,全面融入家庭及社區生活。
吳伯風表示,由於特殊學校的學生身體發展較為遲緩,於是藝團構思出善用退役巴士的零件用於教學場景上,協助學生「動手做」以鍛鍊體能和肌肉發展。同時,藝團亦為學校策劃多項藝術活動,舉辦不同的工作坊,感受藝術和體驗創作。
藉社區共融活動啟發學生潛能
除了親手創作外,藝團亦希望連結社區網絡,拉近市民與特殊學習需要學生及其家長的距離。吳伯風指出:「藝團發覺學生礙於讀寫障礙、過度活躍、自閉症及輕度智障的緣故,語言溝通技巧較為薄弱,相反視覺表達較為突出和理想,於是利用藝術介入作為另類的溝通媒介。我們主動聯繫九巴,讓學生協助推廣『好乘客』理念,在去年的疫情下,透過網上教授屯門晨輝學生創作插畫和動畫以推廣這項活動,讓學生增加與外界溝通,融入社區。」
對於這項伙伴計劃所遇到的困難,吳提到,軸物行者主要從事設計工作,今次首次進駐學校與學生並肩同行,幸得學校支援才令工作開展順暢。該校除教師外亦設有語言治療師、心理輔導師等,讓藝團在短時間內理解學生的學習需要,了解特殊教育的發展框架,從而作出適度調整,配合課程設計訓練項目。整個過程確實需要雙方磨合,才得以在特殊學校順利推行藝術教育計劃。
吳認為,伙伴計劃極具意義,從訓練中看見學生持續進步,部分更展現藝術才能。例如他們發現學生懂得在飲食中加入藝術色彩,創作心中所想的菜式。藝團現計劃聯繫咖啡店顧主與學校進行長遠合作方案,希望藉着社區共融活動,協助學生發展潛能,愉悅成長。
以藝術豐富生活經驗
屯門晨輝源學森校長坦言:「伙伴計劃開始時,校方不知道特殊學生會否對藝術產生興趣,只期望利用多元教育啟發他們。事實上,軸物行者有許多創新意念,對教職員和學生來說是嶄新的體驗。藝團會先傳達信念並倡議社區共享,為學生帶來不同的生活經驗,有效刺激同學的思維,讓他們在成長過程中累積經驗,發揮能力及推動他們獨立地生活。」
學校鼓勵學生動手創作外,亦透過「學校與藝團伙伴計劃」伙拍另一藝術單位藝造人才,為學生引入舞蹈學習,讓同學動起來。源學森校長指出:「伙伴計劃最深刻的印象是看見學生的進步和改變。記得某位中四自閉學生,個性沉默,經常寂靜在自己的世界中,較少主動與別人打招呼,害怕聲音,與外界欠缺互動。但當接觸到舞蹈後,整個人不但享受其中,更會積極配合,主動跟隨導師的舞姿及音樂節奏來律動身體,變得較以前開朗。」
被問及對伙伴計劃有甚麼期望時,源校長希望透過舉辦不同的藝術活動,發掘同學的能力。「我希望學生不要因為身體不同狀況而有所限制,應該利用藝術活動來表達自己!藝術並非是Smart或具備藝術天份的人士才有條件去參與,只要對藝術感興趣,享受過程,任何人都可以成為藝術家!」
「學校與藝團伙伴計劃」推出藝術教育影片系列,供學校、大眾觀賞,有興趣可瀏覽:
https://bit.ly/31lpi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