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城市大學海洋動物影像解剖研究組發表研究報告,指去年本港發生32宗鯨豚擱淺個案,是近5年來第二低;年內發生的10宗鯨豚死亡個案,解剖驗屍證實死因與人為活動有關。
報告指,本港去年共錄得32條鯨豚擱淺,當中七成半為江豚,其餘為中華白海豚及其他品種的鯨豚,包括樽鼻海豚、侏抹香鯨及熱帶斑海豚,數字較過去三年的介乎46條至55條回落。
研究組又為其中31條鯨豚進行影像解剖,判斷有10條死因與人為因素有關,其中9條涉漁業活動,1條與船隻撞擊有關。研究組發現,有一條雌性成年江豚胃內有魚勾及漁線等異物,身上瘀傷與漁具纏繞吻合,估計其死因很大機會與漁業活動有關;有一條雄性亞成年江豚的背部腰間有大型傷口,超過6節脊骨碎裂,令脊椎移位,腹部器官溢出,相信是這條江豚生前遭船隻撞擊造成。由於傷口在腰間,未必導致即時死亡,牠或勉強生存一段日子,故肺部出現曾經溺水跡象。
另外,研究組又發現,本港海龜屍體內有海洋垃圾,或是被棄置的「鬼網」纏繞,以致未能正常覓食、受傷或受到感染,甚至窒息而死。
研究組研究在本港發現的海龜屍體期間,發現其中11隻體內有海洋垃圾,包括片狀塑膠,如膠袋及包裝紙;條狀塑膠,如棉繩、尼龍繩;以及發泡膠等;亦發現有3隻海龜曾遭船隻撞擊。
立即下載 | 全新《星島頭條》APP : 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