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爺陳茂波宣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時,表明香港要提升經濟韌力豐富產業發展,並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他指出,制訂長遠經濟政策時,先要弄清楚經濟發展的目的,才能令政策的實施不會偏離初心。也要對國家的發展規劃和戰略,以至香港在其中的角色和功能有充分認識,結合國際市場需求,才能找準定位,把握機遇。此外,還要不斷小心評估國際政經形勢,看清長期趨勢,把握經濟規律,謹慎防控風險,避免發展被干擾。

以民眾為發展的中心

陳茂波指出,首先要知道經濟發展是為了誰、為了甚麼。去年香港的人均本地生產總值達四萬九千美元,最新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已回落到百分之三點九,看來不俗。可是,這些數字不足以讓大家看清許多問題,例如經濟發展不平衡、許多青年人未能一展抱負等。舉例來說,二零二零年金融服務佔本地生產總值的百分之二十三,但只佔總就業人數的百分之七,反映雖然業內人士收入高,但受惠面不夠廣闊。事實上,具專上教育水平的新生代青年的就業收入,普遍顯著低於具相近學歷的較年長世代人士,顯示經濟結構提升的速度,不足以為青年人創造足夠的優質職位。

經濟發展是為了提升所有市民的生活水平,讓大家都可以分享到發展的成果。這也是社會和諧的基礎。因此,必須豐富產業發展,邁向高質量而且具包容性的經濟增長,從而創造更多優質、多元的就業機會。這樣既可讓市民更好受惠,又可創造條件和提供資源解決如房屋、貧窮等深層次問題。

他續指,實施香港國安法,加上完善選舉制度,是從法律和制度上貫徹落實「愛國者治港」的根本原則和確立香港的政治秩序,讓「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重回正軌、行穩致遠,讓香港能鞏固及強化在這制度下的獨特性與優勢。

現時,「行政主導」的政治體制得以加強,行政立法之間良性互動,政府的治理效能得以提高。特區政府、立法會和社會各界可以齊心合力,集中精神處理社會、經濟及民生問題,逐步破解一些長久以來制約香港發展的深層矛盾。二零二二年是香港特區回歸祖國二十五周年,將標誌着香港一個歷史新起點,一個邁向由治及興的新里程。

陳茂波表示,香港擁有獨特的條件,包括在「一國兩制」下的制度優勢,優良的法治傳統,市場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等,一直背靠祖國同時面向世界,以自身所長服務國家所需,從而取得長足的發展。在「十四五」規劃下,國家持續改革開放、朝着高質量發展,並以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邁進,又明確了香港經濟發展的定位和方向,支持香港在八個領域的發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香港經濟的必然之路。政府會用好國家政策和自身優勢,以大灣區為切入點,積極拓展龐大的內地市場,參與國家經濟內循環;同時繼續擔當好內外循環交匯點的橋樑和平台角色,連繫國內外市場和投資者,並協助內地企業開拓國際市場。

立即下載|全新《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