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大生物醫學系助理教授阮相宇及博士生梁靜泊,以數學模型結合統計分析推算出新冠病毒患者在不同感染階段時接觸的氣溫及相對濕度與其死亡率有關聯。

團隊於2020年2月至7月底,即第一波疫情期間,收集歐洲8個國家,包括英國、意大利、法國、西班牙、德國、荷蘭、瑞典及羅馬尼亞的確診個案數字、死亡個案數字,每日平均氣溫、相對濕度等數據,將資料匯入模型,並納入延遲確診及入院到死亡時間,來計算每日個案死亡率。之後運用滯後非線性模型(用來描述風險暴露—時間—反應之間的關係)推算出氣溫、相對濕度與個案死亡率的關係。

意大利、西班牙、德國、荷蘭及瑞典的每日相對濕度數據由歐洲氣候評估和數據集提供;缺乏相對濕度數據的國家(即英國、法國、羅馬尼亞),團隊則使用實際水汽壓除以飽和水汽壓的比值計算相對濕度值。

阮相宇指出,由疫情爆發直至2021年7月,歐洲因新冠病毒死亡的人數逾111萬,在當時約佔全球新冠病毒死亡人數的27%。雖然有研究指出天氣因素與新冠病毒在歐洲的傳染率存在一定關聯,但對死亡率的影響尚未確定。這些因素對患者在不同感染階段所帶來對其死亡的概率影響,亦未曾被討論。

研究結果顯示,患者在感染新冠病毒病的不同階段,天氣因素對患者的死亡率產生不同影響:在感染初期,溫暖(高於攝氏20度)及低相對濕度(低於50%)的環境,患者的死亡風險較低;而當患者出現病徵後,溫暖(高於攝氏20度)及潮濕(高於85%)的環境也會引致較低的死亡率。例如,發病後首數天在高濕度的環境(相對濕度89%),相比於相對濕度62%,可以降低31%的死亡率。

由此可見,環境因素不單會影響接觸病毒時的最初病毒量,更會影響患者在病徵發作時或之後的免疫反應。避免惡劣氣候帶來的影響,並為患者提供理想的室內環境作隔離,有機會降低其死亡風險。

團隊亦發現歐洲八個城市在第一波疫情期間,氣溫、相對濕度及死亡數字有統計學上的關聯。當氣溫高於攝氏15度,死亡率會下降,例如羅馬尼亞的氣溫長期較為溫暖,瑞典及荷蘭亦在不少日子有較溫暖的天氣;而當相對濕度在50%以下,死亡率亦較低,例如德國及羅馬尼亞的相對濕度長期在50%以下,這或可以解釋為何這些城市有較低的死亡率。

阮相宇又指,近日香港天氣極端,患者除了出現呼吸困難、發燒、喉嚨痛等不適症狀,還要受寒冷天氣影響。透過研究歐洲的數據,我們發現氣溫和濕度在感染後不同階段,與新冠病毒患者死亡有密切關係。這項研究旨在提供有效的建議,以在患者出現症狀後,改善他們在自我隔離或檢疫期間的環境條件,減低死亡率。阮相宇亦建議學者作進一步流行病學觀察研究,確定供患者休養的最佳室內環境條件。

阮相宇早於2020年1月開始,即新冠疫情爆發初期,多次發表結合流行病學的數學模型研究,推算本港的感染數字及提供公共衞生專家意見。他於上月亦透過結合不同年齡人士感染新冠病毒的容易程度及社交接觸數據等的數學模型,推算若社交程度較聖誕及元旦假期水平僅減少25%左右的話,第五波疫情總共可能會令大約25萬人感染,與本港目前疫情走勢相近。

阮相宇作出以下建議:
1.    患者須注意保暖,包括穿着足夠保暖衣物、多喝暖水、使用暖爐或暖風機等;
2.    患者在症狀出現後應適當佩戴口罩,或搭配加濕器等,以吸入溫暖濕潤的空氣;
3.    政府當局或社會福利機構可加強向有需要人士派發保暖物資。

更多第5波疫情資訊,請到以下專頁瀏覽(按此)
立即下載|全新《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