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煙中的烏克蘭,赤裸裸揭示入侵者的殘暴,也盡見求存者反抗中的人性光輝。時窮節乃現,帶同家人逃離家園,亦是守護至親的盡責,並無罪過,至於留守者的勇氣,尤其異鄉人,更是可敬。薩克達的意大利少帥迪沙比,以及基輔戴拿模的羅馬尼亞老教頭盧錫斯古,危難之秋堅持留下,為的既是支持抗爭,亦為見證時代。
隆隆炮火聲,聽得人發毛,迪沙比沒有例外,徹夜難眠想着很多東西,就是沒有想怎樣盡快以「局外人」身分離開烏克蘭。迪沙比解釋,「我不會走!既然來到這裏是為了足球,就不能離放棄球迷。這裏沒有英雄,有的就只是完成工作的責任心」。他還提到對這片美麗國土的愛,「這是無法解釋的情感,但即使時間回到過去,我依然同一選擇」。
至於經歷過羅馬尼亞獨裁者壽西斯古掌政年代的盧錫斯古,亦選擇跟基輔子弟兵共同進退,鐵幕時代鑄煉的,是依然老馬有火的心,「我現在不會離開基輔!只希望這場由無腦者發起的戰爭,盡快結束」。
「愛的力量是和平,從不顧理性、成規和榮辱,它能使一切恐懼、震驚和痛苦在身受時化作甜蜜」,莎士比亞筆下這種甜蜜,看來就是兩名教練精神支柱。( 凌顧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