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昨天報道,港府打算在三月十七日以後才進行全民強檢,網上一片罵聲,認為香港染疫人數已那麼多,還要等到三月下旬才強檢,令更多人染疫死亡,怒轟政府無能。但防疫專家的意見則並不一樣。他們認為,要進行全民強檢,最好的時機,當然是疫情開始之時,透過全民強檢截斷傳播鏈,可是,港府已錯過這個黃金時機;而另一個時機,是疫情走下坡時,透過強檢抽出傳播鏈,以免往後又死灰復燃。

隔離要定優先次序

  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更提出,應將全民強檢的時間延後至四月中或四月末。屆時人群中的感染人數應該處於非常低的水平,可以最大化全民檢測帶來的效益,截斷社區中的病毒傳播鏈,達到真正的清零。他認為在感染數字居高不下時,太早推行全民檢測可能適得其反,因為合適的隔離和治療設施不足,在香港特殊的社會環境下,反而會影響大眾的接受和配合。

  香港現時每日的確診人數逾三萬,但這個數目應該遠低於實際情況,因為不少用快速檢測確定陽性的人士,都沒有向衞生防護中心申報,根據港大的模型估計,截至前日,第五波疫情累計感染人數或有約170萬人,未來一星期疫情達到頂峰,屆時每天新感染人數更達十八萬人。如此龐大的感染人口,又如何進行隔離呢?

  官府中人承認,雖然在中央支持下,港府已全速增建隔離設施,但仍遠遠不足以應付全民強檢下的龐大確診人口,因此,港府內部正在擬定隔離的優先次序,例如院舍、僱主拒絕收容的外傭、以及居住環境惡劣、家中有老弱人士等等輕症確診者,可優先進入隔離設施,重症人士則送到醫院;但大部分輕症確診者,預料要進行居家隔離檢疫。

3·26更合乎專家建議

  官府中人指出,在進行全民強檢後,一旦被確定為確診者,就會向其發出檢疫令,確診者有責任留在家中隔離檢疫,一旦違例,就要面對法律後果;這與現時快速檢測後靠確診者自願居家隔離的情況有很大分別,估計屆時收到檢疫令的人士,會更加合作。再者,檢測期間會配合禁足令,整個社會的人群流動必然大大減少,令到感染人數亦大幅下降,港府期望第三次全民強檢,能做到「補漏拾遺」效果,將最後的感染人群找出來,再完善隔離追蹤工作,達至清零目標。

  港府今次進行全民強檢,會徵用學校作為檢測站,當前天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指出學校提早放暑假最遲可延至三月十七日開始,已是透露了全民強檢不會早於三月十七日。港府現時力爭能做到三日一檢,九日完成整個行動,政界中人指出,最好的做法是全民強檢的時段橫跨兩個周末,對商業社會的影響最小。三月十七日以後的兩個周末,分別是三月十九日或三月二十六日,實政圓桌議員田北辰就認為三月十九至三月二十八日最好,不過,以港府的「速度」,加上防疫專家覺得越遲越好,相信最終三月二十六日的機會或更高。

杜良謀 大棋盤

《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