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教學,某程度是因為大家那種若有所得、恍然大悟的點頭、交流,是我持續教學多年的原因。而且我知道,一旦有所承諾,九月開始,就是整個學年的陪伴和競賽。你們在自己的軌道跑着,而我在一側牢牢緊貼,時而提點你們跑姿,時而提供水分,為你們瞻前顧後。

過去這一年的難過是無法想像的,而你們每一個人的心理壓力也是外人無法理解的。但我是一個堅持不妥協的人,既然承諾了這段跑程的相伴,環境再難,我也會跑下去。正如這篇序,也許你們都不會看,也許你們都會略過,但我知道只寫了第一篇,再忙再短我也要寫下去。學會對自己負責任,學會對自己承諾,即使剩下跑道的人不多,沒有以往的風光盛世,但我還是要跑。

跑着跑着,我曾經以為你們都忘記了我。人大了,像是一個與你們有了年齡距離的教練,你們與我之間少了聯絡,也少了交流。停課之後,情況加劇。直到早兩天開了IG Live,看到很多同學的留言,收到你們的鼓勵,我很真情流露地說了句:「有時不一定要距離近才有溫度。」隔了屏幕,不論是IG,還是網課,我希望你們都記得,人與人之間的了解、信任、關係都能夠感受得到,即使困難,但我們都會努力地感受這一切。

很多人說大時代下個人的痛苦不應該被放大,但我覺得情感不然,特別需要大家珍惜、喚醒、銘記。這一年收到同事製作的「入行十年禮物」,他們找來了我教書以來每年的學生,為我寫一段文字。最後收錄了很多年份學生的祝賀,收到當天,我笑說這是最多「狀元」、「5**學生」的結集,見證了這些年「變老」的代價,也同時見證了自己多年陪跑的歷程。直到今天,大時代的痛苦無可避免,個人治療的方法就是將這書放在牀頭,偶爾翻揭。

公開試是人生的分水嶺,這話一點不錯。你們正在長大,開始入世,但還有童真,我特別喜歡這個年紀。而教育不能等到你們一切都定型之後才入手,這個年紀真的剛好。電郵:[email protected]


林溢欣
作者為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哲學碩士,中文科補習名師。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2年3月16日教育版專欄「學與教」。


延伸閱讀:

中新學林|給中六同學最後的話(上) 

教育專欄|亂世下的三點想法 

教育專欄|魚你同行 

教育專欄|人生的「不可能」 

取捨之間 


立即下載|全新《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