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 Next

新冠肺炎疫情下第三個清明節在即,多數市民的祖籍在內地,以往很多人也會在此時回到祖居地拜山祭祖。今年港人繼續以不同方式遠距離緬懷先人。

內地傳媒南方網報道,市民黃才立的祖籍廣東陽春。十多年前祖父過世以後,他每年都會同父母一起返鄉祭祖。黃先生回憶,「我童年的大多數時光是和爺爺一起度過的,所以對他感情很深,每到這個時節也會格外思念他。我的家鄉承載了我很多快樂的回憶。」過去清明返鄉祭祖是家人團聚的重要時刻,「燒鞭炮是小孩們最喜歡的活動,做完祭拜以後,我們還會給過往的鄉親派發餅乾,這種感覺非常親切。家人們還會聚在一起邊燒飯邊聊天,這對我來說是維繫感情的重要方式吧。」

2020年疫情爆發以後,黃先生無法回鄉拜祭,但都會拜託家鄉的親戚代行祭拜禮儀,也會打電話互相問候。「現在通訊技術越來越發達了,親身見面反而變得彌足珍貴,」黃先生又對通關盼望,「疫情已經兩年了,我身邊有不少因為長期分隔兩地而破碎的家庭,我們都太需要相見,太需要一個久違的擁抱了。」他直言只有香港戰勝疫情,通關才可能被重新提上日程。

疫情下清明節市民難以回內地掃墓祭祖探親。
疫情下清明節市民難以回內地掃墓祭祖探親。

80後莊學謙在香港出生和長大,他的家鄉在廣東省汕尾市,當地宗族觀念較強,對祭祖活動也十分看重。「我的父親十幾年前過世後安葬在汕尾家鄉,所以疫情前每年清明節我都會回鄉祭拜」,2020年開始,他每年都會給家鄉的親人轉去一筆費用,委託他們清掃牌位附近的雜草,也代行一些必要的祭拜儀式。他贊同清明節是緬懷祖先,弘揚孝道的重要日子,但同時強調不能忽視身邊的親朋,「斯人已逝,緬懷固然重要,但在我看來,身邊人的幸福健康是我更關心的事,這樣才對得起我們深愛的人」。另一青年李潤達說:「疫情當前,還是人們的身體健康最緊要。我想逝去的親人們也希望看到我們幸福安康。」 

疫情下清明節市民難以回內地掃墓祭祖探親。
疫情下清明節市民難以回內地掃墓祭祖探親。
疫情下清明節市民難以回內地掃墓祭祖探親。
疫情下清明節市民難以回內地掃墓祭祖探親。

 

市民楊學明表示,清明返鄉祭祖是家庭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在我小孩出生之後,我都會堅持每年帶他回去。這是讓小朋友認識自己的家族、家鄉和祖國的重要機會,對他的身份認同也會產生正面的影響。」楊先生認為,在慎終追遠的過程中,祖先過往的人生經歷也能為家族成員帶來勇氣和養分。他表示,「先人的故事往往會給我帶來啟發,也讓我對自己的未來感到更有信心。」雖然無法回鄉祭祖,但同樣會在這天同孩子講家族的故事,傳遞清明節的文化意義。

 

立即下載|全新《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