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 Next

公眾近年逐漸趨關注使用社交媒體的個人資料私隱風險,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檢視了香港十大最常使用的社交媒體,並發表報告,發現社交媒體收集個人資料的種類繁多,由收集12至19種個人資料不等,而大部份被檢視的社交媒體均會儲存用戶的信用卡資料。

公署檢視的社交媒體包括Facebook、Facebook Messenger、Instagram、LINE、LinkedIn、Skype、Twitter、WeChat、WhatsApp及YouTube,其中YouTube的整體表現最好,獲較高評分,而Facebook Messenger及Skype在保障用戶的個人資料私隱方面亦有不錯的表現。WeChat在用戶傳送訊息時採用端對端加密、LINE則沒有提供雙重認證功能。而Facebook、LINE、WeChat和YouTube都容許用戶向特定對象發布內容,或按預設組別發布內容,而且可在發布後再修改有關內容的私隱設定。

部分社交媒體預設開啟位置追蹤功能

另外,除Facebook、Facebook Messenger、Instagram、Skype 及WhatsApp可讓用戶選擇是否開啟精準位置追蹤功能外,其他被檢視的社交媒體則會預設開啟相關功能,以取得用戶的位置資料。

在報告中又發現,社交媒體的私隱政策全部都有述明會收集用戶個人資料、瀏覽或互動資訊、通話或訊息資訊、裝置資料、位置資料及交易資料,受檢閱的社交媒體收集12至19種個人資料不等,考慮到種類繁多,即使政策中列明收集個人資料的目的,用戶仍然要慎重選擇適合自己使用的社交媒體,及考慮只提供必須的個人資料。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鍾麗玲提醒社交媒體用戶要提高警覺。(資料圖片)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鍾麗玲提醒社交媒體用戶要提高警覺。(資料圖片)

用戶不應忽略當中可能帶來的個人資料私隱的風險,當中可能涉及個人資料被濫用、擷取或外洩的風險。公開的個人資料被其他人彙編後可用作「起底」、「網絡欺凌」或「網絡釣魚」,以至其他不法行為,導致用戶蒙受財產損失,甚至身體或心理傷害,呼籲用戶提高警覺。

建議限制搜尋用戶的方式去應對起底

公署向社交媒體營運者作出多項建議,包括向用戶提供更多私隱相關功能,增加用戶的選擇;同時收集的個人資料種類,應避免收集超乎所提供的服務所需要的資料;以及應主動應對「起底」、「數據擷取」或其他非法行為,限制搜尋用戶的方式等。

公署亦建議用戶在使用社交媒體時,將個人資料隱藏並設置最高私隱權限;在無需要時關閉位置追蹤功能,在發布內容前亦要留意發布內容的私隱選項以選擇適合設定。

立即下載|全新《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