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香港城市大學聯合領導的國際團隊研發出新技術,可將反式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效率大幅提升至25%,有助促進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商業化。
團隊發明的新技術,是應用二茂鐵有機金屬化合物(FcTc2)作為介面材料,以提升反式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效率及穩定程度。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具有低成本、低溫生產、重量較輕及靈活的特性,因此有潛力取代傳統的矽太陽能電池。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既可印製於膠片上成為柔性太陽能電池,又可覆蓋於玻璃窗上吸收陽光。然後,鈣鈦礦材料含有化學反應成分,在高溫及潮濕的環境下容易變得不穩定及品質下降,以致影響其使用壽命。
城大團隊研發將反式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效率大幅提升至25%。
城大團隊在實驗中發現,新式太陽能電池在連續受到光照逾1,500小時仍能運作,並保持98%以上的原有效率。此外,電池在高溫及潮濕環境下(攝氏85度及濕度85%)仍表現非常穩定,達到光伏器件商業化標準。
城大化學系助理教授朱宗龍表示,這是首個團隊成功將反式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效率提升至25%,並且通過國際電工委員會的穩定測試,這些數據代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將進入商業化階段,聯合團隊亦已為該發明取得專利。
立即下載|全新《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