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citizenship)既是身分、權利,亦帶來義務和責任的約束。香港政府近年大力加強價值觀教育,而「公民」正是價值觀不可或缺的一環。另一邊廂,由於生活與數碼環環相扣,「數碼公民」(digital citizenship)一詞應運而生。究竟甚麼是數碼公民呢?數碼公民在教育的角色又是甚麼?


建立學生「資訊素養」

「數碼公民」建構於「公民」的定義之上。作為公民,每一刻我們都是社會的參與者。簡單如到屋邨商場買麵包牛奶或與親朋好友餐間高談闊論,以至選舉投票,都是我們體現「公民」身分的方式。近年數碼與生活高度接軌,參與媒介逐漸移至網上,學生作為「公民」一分子,是數碼生活應用的先驅。除了方便課前後討論的網上平台,以及用作網課的會議程式,學生普遍每日運用搜尋引擎、社交網絡。虛擬世界與現實生活愈見交疊,意味着價值觀教育亦應與時並進。

多年來,政府投放不少資源建立本港學生的「資訊素養」(information literacy),又稱「數碼素養」(digital literacy)。當中涵蓋範圍甚廣,包括培養網上閱讀風氣、防止網絡陷阱和網絡欺凌、防止沉迷智能手機等。若要歸類,可由個人層面入手,逐漸發展至學校、社會及政治層面。數碼素養形成「數碼公民」的一大特色,在本港的主流課程亦漸佔重要一席。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數碼廣泛應用於教育上,建構數碼公民的先決條件是使用數碼的機會(digital access)。擁有更多教育資源的學生,數碼可說是觸手可及,自然更容易發展數碼素養。本港學生的教育機會再均等,貧富差距仍然有機會造成「數碼鴻溝」(digital divide)。可幸近年關愛基金及優質教育基金先後撥款援助低收入家庭學生購置數碼裝置,協助建設更公平公正的社會。

說回數碼素養的培訓。數碼素養不外乎兩個重點:用得合時及用得妥洽。中小學老師可以怎樣培育學生成為「好」的數碼公民呢?我們在此舉出兩個特別重要的例子。


批判思考及道德規範

首先是培養學生明辨資訊對錯和可信性的能力,即是近年有學者提出的「批判性數碼素養」(critical digital literacy)。偏頗失實或故意誤導的新聞資訊,包括近年西方媒體常用術語「另類事實」(alternative truth),都是資訊爆炸的副產品。老師可鼓勵學生從不同管道收集資訊,考慮資訊的來源,細心辨析接收的內容以避免被動接收。學生可根據說話者的背景和目的,積極提問和建立論證。因此,批判思考和數碼素養可謂息息相關。

二是教導學生在虛擬世界的道德規範。學生普遍在校受惠於師長朋輩的規管勸導,不難學懂犯規帶來的後果。然而,數碼世界的規則模糊,匿名容易,隱作不同虛擬化身亦常見。因此,這更說明教育者需要幫助學生了解(數碼)公民責任,教導學生在數碼世界加倍注意一言一行,例如在社交媒體避免使用不雅或具攻擊性的用詞,堅守個人道德底綫而不易被煽惑。

「數碼公民」在抽象的媒體上遊走,更須自覺和自警。相關的價值觀教育可否撒下重要的種子,在可見的未來將是每位老師的基本責任和挑戰。


香港教育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研究及研究課程)及英語教育學系系主任谷明月博士
牛津大學教育系博士生 何博菁

本專欄由香港教育大學人文學院學者輪流執筆,內容屬個人分享及學術見解,讀者如有任何意見,歡迎電郵至[email protected]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2年5月3日教育版專欄「數碼人文」。


延伸閱讀:

數碼人文|英語能算是亞洲語言嗎?

數碼人文|世事洞明皆學問


立即下載|全新《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