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參與一項傑出中學生領袖選舉計畫第三輪評核,近距離觀察三十位經歷多項挑戰,進入最終評核階段的學生尖子。當中,同學十人一組,於三十五分鐘內完成一項建設領袖塔遊戲,讓評委為各人表現評分,看哪十位較具領袖才華和解難能力。

那是一項創意解難(CPS)活動挑戰!Parnes(1967)提出CPS模型:發現困難、發現資料、發現問題、發現構想、發現解決方案、發現實踐計畫,最終有效實踐執行。倘若套用此模型於建塔行動,參加者須先行發現建塔的困難是以有限的時間、指定的空間,不能用肢體直接移動物資建塔。基於此等困難,同學須思考手上可用的材料,如何能把物資轉化成有用的工具:即如何能快速穩妥地搬運材料建塔。理論上,領袖需要組織十人經歷解難過程,提出構想,獲取支持,進而實踐方案,以能達成目標。然而,觀察所見,參與者普遍犯上一般解難的缺失,一開始未能清晰困難所在和界定問題,便急於尋求解決方法,且多只從一個途徑入手,以直覺衡量與判斷方法好壞。結果反映參與者普遍缺乏創意解難思維,無法經歷有效步驟以求取解難方案。三組均在沒有思考行動計畫之前,已開始行動,因此注定無法完成任務。

筆者疑惑進入第三輪評核精英中的精英,解難能力的培養和訓練是否足夠。誠言從錯誤中學習是過去二十年國際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近年較多主張後設思維及設計思維訓練。可惜疫情影響,實體合作學習機會劇減,基礎知識不足,思維策略欠深度訓練,同學多只靠直觀感覺,從試驗中學習,欠缺情境掌握、系統思維、時間管理和合作經驗。值得欣賞的是同學多能沉着應對,勇於嘗試,互相激勵;表現突出的多能轉換角度,發現問題,提出主張。

基礎教育黃金學習的年華短暫,人生須應對的困難與挑戰難度劇增。中學生需要關鍵思維策略及思維工具訓練,提供系統深度的學習與磨練機會,讓同學掌握要達成目標,需要具有研究分析者、策略帶領者、務實執行者、鼓勵參與者等相互協調配合,以發揮團隊多元領袖才華,達成目標。

電郵:[email protected]


梁麗嬋
本欄由學友社學友智庫專家及嘉賓輪流撰文,交流學與教經驗;本文作者為學友社理事及資深教育工作者。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2年6月14日教育版專欄「學與教」。


延伸閱讀:

學友智庫|傑出中學生領袖選舉

DSE|筆者親到竹篙灣特別試場監考 見證考生搏盡無悔

運用在地教育模式 培養關懷社區精神

全面復課 彈性正向助適應

學友智庫|疫中更顯人間有愛


星島新聞集團慶回歸25周年專題網站,請即瀏覽

立即下載|全新《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