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局局長黃錦星今日發表網誌,指政府正多管齊下,加強本地回收的「中游」及「下游」處理能力。他又提到,第二期入樽機先導計劃將於本月底逐步展開。
黃錦星表示,政府正準備推展「塑膠飲料容器生產者責任計劃」,以提升飲品膠樽的回收率,亦正透過科技如「入樽機」,以加強收集飲品膠樽,並可配合大數據分析。入樽機在近一年間平均每部每天回收約1,000個飲品膠樽,即日均「回樽」總量數以萬計。至2022年5月底,此先導計劃已乾淨回收共逾2,000萬個飲品膠樽。第二期入樽機先導計劃將於本月底逐步展開。環保署積累第一期先導計劃的實戰經驗,會優化第二期入樽機,回收流程將更順暢。而入樽機的數量亦將會倍增,逐步提升至120部。
他又提到,「綠綠賞」計劃近期已升至逾15萬賬戶,差不多月均增加約萬個戶口,鼓勵尚未開設賬戶的市民下載手機應用程式,並參與的「全城回收6倍賞」。他又指,「綠在區區」於今年年中設置新的智能磅和智能禮物兌換機,並提到「綠在區區」目前已增至逾10個大站「回收環保站」、逾30間中站「回收便利點」,以及逾百處街站「回收流動點」。
網誌圖片
網誌圖片
他又指,今個月樂見香港首間轉化達至準食品級的廢膠樽回收設施已進入最後調試階段,並指此設施將逐步提升其回收處理能力至日均約30公噸。他續指,政府正多管齊下,透過多元方式並善用創科,支持業界及社區組織等加強本地回收的「中游」及「下游」處理能力,同時提升整體回收鏈的量與質。他又指,當前回收鏈的瓶頸主要關乎市民在「上游」分類乾淨回收的配合程度,呼籲市民日常「揼少啲 慳多啲 識回收」,讓可回收物在本地上、中及下游可「貨如輪轉」,於本地回收鏈中可轉廢為材。
星島新聞集團慶回歸25周年專題網站,請即瀏覽
立即下載|全新《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