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台早前表示今年7月有逾20個熱夜,是1884年有紀錄以來最多的一個月。 香港中文大學未來城市研究所研究助理教授劉家麟接受電台節目時表示,香港高樓大廈多,遮擋海風吹入,加上建築物料儲存熱力,受熱島效應及酷熱天氣影響,人體難散熱,嚴重可致中暑及熱衰竭,故熱夜其實比日間的炎熱殺傷力更大。他認為政府可立法推動增加市面綠化面積,而發展商亦可從建築物結構入手。

劉家麟指發展商可從市民角度出發,如在建築物外牆加入遮陽與綠化設計,以及在商場增加坐椅讓市民避暑休息,而樓宇設計方面,發展商與政府可使用淺色外牆塗料或增加對流窗及可開啟窗戶面積,增加大廈的通風廊和樓宇間透風度。

另外,他亦建議政府着手改善城市規劃和發展,長遠改善城市過熱環境,以避免酷熱天氣帶來嚴重公共衞生問題,例如進行城市規劃與設計時應考慮順應風向,沿海地盤的設計要令海風可以吹到城市內部,以增加通風流與透風度或增加市面綠化面積,為市民環保降溫。

星島新聞集團慶回歸25周年專題網站,請即瀏覽 
立即下載|全新《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