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營房屋需求持續殷切,政府銳意增加供應,重複性高的組裝合成建築法(MiC)被視為其中一個「提量」手段。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接受《星島》專訪時表示,房署正透過在內地製作實體模型,進一步了解MiC項目能如何抵擋惡劣天氣、確保銜接位的精準度,並相信以此方式建屋,會改變現時地盤運作模式,須重新考慮引入哪款天秤,但強調不會「一步到位」,要視乎地盤情況,結合傳統的預製組件方式,多管齊下建屋。針對「提速」問題,她說未來招標時,「鬥快」會是其中一個評分標準。而由於未來將有大量公營房屋項目推出,相信承建商也會願意轉型,冀他們可成立研究開發(即R&D)部門,共同引入新科技配合加快建屋。記者:黎倩彤 歐志軍
「這個科技發展不是今日突然出現,之前已播了少少種。」曾任建築署署長的何永賢憶述,發展局自二○一七年起開始探討採用組裝合成法,以提升建造業的生產力和成本效益。她說,初期多數是各部門公營項目先行先試,就建築署而言,「是由一個亭仔開始」。當時署方計畫於舊啟德機場消防局旁邊的碼頭興建一個涼亭,惟碼頭殘舊,很多數據不清晰,故他們決定先用鐵架製成一個箱,吊運到地盤後再將其敞開。她形容如買家私一樣,「買的時候摺起,回到家才揭開」。
讚工地整潔 不用抹高踭鞋
後來政府選擇在政府宿舍擴大應用,因為這些項目重複性高,最能發揮組裝合成法的優勢,數量愈大愈好。而本港首個採用該混凝士建築法的工程,正是建築署在二○一八年展開的將軍澳百勝角消防處已婚人員宿舍,共有約三千八百個預製組件,涉及五幢樓高十六到十七層的樓宇,一梯八伙,每個單位面積約五十平方米,提供六百四十八個三房單位。何永賢大讚工地整潔,更笑稱:「做地盤人這麼久,這個地盤我穿高踭鞋都可以去,而且去完不用抹鞋。」
何永賢表示,新冠疫情亦令業界開始看到成效,例如鯉魚門隔離中心僅動工兩個月已可全數交付,建築師、工程師及承建商等逐漸理解及掌握有關技術。但她承認,過程需顧及實際難度,「一邊廂要用多些、興建多些;那邊廂一定要研究清楚,不能心急一步到位。」
優化銜接準確 重新考慮天秤
因此,房署有團隊正在內地製作實體模型,研究如何設計吊架及鐵勾,如何進行接駁及其如何做到防止滲水等,與此同時可讓業界消化準備,搜羅更好的技術。另外,亦要重新考慮天秤的來源和重量,以及決定租賃或直接購買。
不過,何永賢強調高度及密度仍要以地盤本身的地積比或高度限制因地制宜。若然項目面積較小,樓宇較高,而附近街道窄,採用傳統的製造及裝配設計(DfMA)可能更好。因此,兩者兼備是理想的做法,「等同你畫一幅畫,不會逼自己用一枝筆畫完,可以用粗筆、幼筆。」
承建商成立R&D部門配合
目前公屋平均輪候公屋時間已攀升至六點一年,問及以組裝合成法興建公屋可縮減多少時間,何永賢回應指視乎業界反應,但相信「鬥快」會是標書比併的其中一個評分標準。加上未來將有大量項目推出,期望承建商可成立研究開發(即R&D)部門配合。她指,房委會已在東涌第九十九區、觀塘德田街和前安達臣道石礦場三個公營房屋項目採用組裝合成法,料可提供約二千伙,又透露當局已物色其他地點,將推進至二萬個單位。
政府提出,未來五年公營房屋落成量會有十萬多個,第二個五年則超過二十二萬。何永賢表示,深明社會各界十分焦急,會盡快找出五年內大量增加供應的方法,又指正籌備工作組的百日報告,具體內容有待行政長官批閱,適時再公布,「賣咗關子先。」
星島新聞集團慶回歸25周年專題網站,請即瀏覽:https://bit.ly/39AQC3m
立即下載|全新《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