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在二十大報告提出「中國式現代化」,引起外界關注。北京政治觀察家馬浩亮接受《星島頭條網》訪問認為,這是報告最重要的理論成果,全面系統闡述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概念內涵、特點優勢及評價指標,打破西方在文明發展道路問題上的壟斷,對以普世文明之名強推西方式制度說不。
馬浩亮指出,這一概念此前在十九屆五中全會、建黨百年大會、省部級幹部研討班等重大場合曾有涉及,而此次進一步將「中國式現代化」升格確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方法及載體。十幾年前,官方諱言「中國模式」。如今「中國式現代化」的確立,既反映了國力提升與巨大成就,更突顯了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他分析,五年來,國際格局經歷了深刻複雜演變,西方對中國的壓制、圍堵、孤立、干涉加劇。其深層次原因,就在於西方將中國視作現代化進程中的「異類」。「中國式現代化」打破西方在文明發展道路問題上的壟斷,對以普世文明之名強推西方式制度說不。與十九大報告相比,二十大報告多處強調反霸權、反霸淩,宣示不會屈從於西方打壓的立場。
二十大報告在一開始提出「三個務必」,包括:「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鬥,務必敢於鬥爭、善於鬥爭」。馬浩亮分析,這實際上是將其作爲全體黨員幹部的行爲准則。這亦與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息息相關。
中共幾十年來一直奉行毛澤東1949年在西柏坡提出的「兩個務必」。歷屆領導班子在就職後,都要到西柏坡朝聖,重溫「兩個務必」。相比之下,「三個務必」繼承了原來的謙虛謹慎、艱苦奮鬥,而又特別增加強調了鬥爭。
馬浩亮指出,這也反映出了當前形勢的複雜性、艱巨性,需要黨員幹部敢於擔當、積極作爲。這種鬥爭既包括反腐肅貪、打黑除惡、意識形態等方面,更包括涉港、涉台、涉外等鬥爭。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