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務衞生局副局長李夏茵下午4時就疫情的最新情況舉行簡報會。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和醫管局總行政經理關慧敏將出席。
【16:35】李夏茵指,解除營業時間限制適用於酒吧。雖然政府燒烤場地重開,但其他措施例如12人限聚令繼續生效。脫去口罩飲食仍然是高風險活動。不過餐廳已經容許12人聚餐脫去口罩,在戶外飲食的風險不會高於在餐廳。
【16:38】至於入境寬免,初心都是希望抗疫,避免市民受感染,原則是減低外地輸入個案,重申所有入境者需快測陰性。
現時7名涉案醫生發出的免針紙中,1.9萬張仍然有效,當中11%已經接種第一針疫苗,另外有大約800名市民在9月27日之後已經取得新免針紙。
有媒體問及陳茂波確診如何能夠回港,李夏茵指不評論個別個案,但重申一般而言現行入境防疫下,所有海外入境者,必須持有快測結果陰性才能登上航班,抵達香港之後需要在2、4、6日進行核酸檢測,這適用於所有人,包括回港人士及旅客。
【16:28】李夏茵又指,政府近期很少做圍封強檢,但大廈強檢仍然有需要,因為可以觀察到個別大廈不是很多確診數字但污水出現異常從而可能找出隱形傳播鏈,盡早找出確診人士治療。而疫苗通行證是香港防疫主要策略,疫情仍然不穩定,處於上升趨勢,需要維持一段時間,等形勢比較安心妥當才會縮減放寬。
而防護中心數據顯示,海外輸入個案飆升很嚴重,達到10%,再放寬「0+0」的話,傳播風險大、有違可控原則。她指出雖然現時重症死亡的數字不是很多,但政府需要持謹慎態度,希望不要走回頭路。
【16:26】李夏茵說,過去3年很多活動都要佩戴口罩,收到很多市民希望在婚宴大合照可以脫去口罩。但日常市民戴口罩是必須堅守措施,過去3年香港的流感個案平穩,擔心如果解除口罩令,流感的反彈會非常嚴重,相信口罩令會持續一段日子。
【16:24】李夏茵又指有合理懷疑有醫生濫發免針紙,包括有人一日發出幾百張免針紙,有人並不身處香港,詳細情況因進入司法程序不便透露。她又指,法庭判詞提到如果法例有賦權的話,局長宣告失效是可以理解。她又認為劃一廢除免針紙並非未審先判,599L章修例之後,有賦予局長廢除權力。
【16:21】先前公布確診的31個月男童,情況仍然危殆,正在伊利沙伯醫院深切治療部留醫。
一名21個月大女童確診新冠病毒及鼻病毒。她確診新冠後早前因發燒、氣喘及胃口差入院,情況穩定,在26日出院,當時沒有再進一步檢查。其後女童出現氣喘及嘶哮症,家長再安排送急症室治療,情況較為嚴重,須用呼吸機,正在醫院深切治療部留醫。她最新情況已轉為穩定,她已接種2劑新冠疫苗。醫管局指鼻病毒都可以引發嘶哮症,隨接受治療,康復情況會理想。
【16:19】關於免針紙一案,李夏茵指,防疫政策有急切性,修改599L章較為妥當。涉事醫生可向政府申述,為何不應劃一使免針紙失效。她呼籲受影響市民再做身體臨床評估是否不適合接種新冠疫苗,可以去醫管局或家庭醫生評估。
【16:14】李夏茵重申,防疫政策精神基本不變,政府對疫情反彈低風險的政策先放寬、對經濟民生影響大的優先考慮、政策一致性上循序漸進,避免徘徊不定。自實施「0+3」入境政策後,入境確診數字由每日300多宗升至400多宗,本地新症個案亦有5.4%上升,但死亡及重症個案相對穩定,醫院體系服務似乎承受到現時的壓力,因此政府希望盡一步放寬防疫措施。
11月3日16日期間放寬防疫措施,包括政府下轄的燒烤地點重開,當局11月3日開始陸續恢復設施;放寬599F章的堂食及營業時間限制;解除在餐飲處所、遊樂場所、公眾娛樂場所、體育場所、宗教場所、酒店等舉行的活動,台上大合照佩戴口罩要求,例如婚宴。
她表示,收到不少意見尤其出席婚宴的市民,希望能夠拍照時豁免戴口罩,而政府認為相對風險可控,因此提出放寬。
【16:09】醫院管理局表示,過去一星期確診住院人數介乎1800人至1950人。每日平均有230名確診病人入院。危殆、嚴重確診病人維持60至70多人左右。醫管局9成非緊急手術服務已經恢復,當中8成已經恢復正常。
【16:07】BA.5仍然是香港主流病毒株,佔88%左右。其他國家開始有其他變異病毒株,香港都有在輸入個案發現比較多XBB病毒株個案,約180宗,預期會陸續在其他個案發現。
張竹君說,國際疫情發展感染個案數字下跌約15%,BA.5佔大多數,死亡個案亦下跌約13%。她又說,歐洲感染個案數字繼續上升,但好像已減慢。另外,新加坡過半數個案帶有XBB,入院及嚴重個案數字沒有特別增加。
【16:05】張竹君表示,香港疫情有輕微上升,平均數5568宗,較前星期的5281宗上升5.4%。本地個案上升5%,從4917宗升至5165宗。輸入個案上升10%,達到403宗,較前期的364宗上升。輸入個案佔整體的7.2%左右,一半以上個案都是第一日在機場發現,40%隨後7日發現。過去7日死亡個案維持在52宗。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