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文言詩詞晦澀難懂,學生學習往往依靠背誦,難以認識意境。有劇團透過「教育劇場」,讓中小學生在戲劇表演中化身「古人」,學習唐詩及新詩創作的意境,領略賞詩之樂。浸會大學研究發現,約9成參與學生透過演活古詩情境,更易理解內容,對特教生的教學成效更為顯著。劇團擬4月起加入詩詞以外的文學元素,延續教育劇場。
記者:盧嘉潁
「賽馬會中國詩人別傳教育劇場計畫」由本地劇團愛麗絲劇場實驗室主辦,迄今已舉行165次教育劇場,逾6,000名學生參與,涵蓋64所小學及13所中學。小學組劇目《妙虛傳》,講述由初小生扮演唐代翰林院學士,被宦官圍困,靠續寫一句李白、杜甫等詩人的古詩脫險;中學組的《夜空》,由初中生飾演1980年代的調查員偵查命案,於5分鐘內創作一首新詩,以找出真相,過程讓學生認識西西、也斯等近代本地詩人。
特教生成效顯著
浸大人文及創作系對「教育劇場」的教學成效進行研究,分析學生的語文能力、文學、歷史及文化知識增長程度,以及學習態度的轉變。結果發現,近90%學生反映戲劇演活古詩情境,有助理解內容;逾8成學生對學習和賞析古詩更有信心,從表演中提升自信及勇於表達個人意見。
身兼首席研究員的副教授唐睿指,活動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水平、創意思維及品德情操,「以往學生覺得背誦有如洪水猛獸,戲劇教學令學習古文變得有趣,極具新鮮感」。
在融合教育下,「教育劇場」亦遇上不少特教生,以讀寫障礙及自閉症為主。負責演出和教學的「演教員」的賴曉珊坦言,初次接觸特教生有「如臨大敵」的感覺,但校內教師提醒下,多讓他們發表意見和分享感受,「他們比較單純,創作力較高,學習速度甚至比一般學生更快」。
本身非文科出身的賴曉珊稱,教學前先後完成21個涵蓋中國歷代文學、推理小說等範疇的彙報作備課,教學前作充足準備,才能將史實傳授學生。
劇團行政總監陳瑞如指,「教育劇場」由「前置戲劇教學」、「藝團造訪」及「後置教學」三部分組成,涵蓋備課、演出和檢討工作。劇團亦為教師舉行8小時的培訓工作坊,由教師配合「演教員」完成戲劇教學。
劇團設教師工作坊
藝術總監陳恆輝補充,戲劇教育以教授文學知識為主軸,輔以戲劇元素提升學生學習興趣;而劇場將於4月起加入詩詞以外的文學元素,期望吸引更多學校參與。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