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 Next

特區政府推出一系列措施「搶人才」,不少移民中介趁機推出協助內地人申請的服務大發橫財。記者「放蛇」聯絡多名中介發現,有人竟稱可代為偽造申請人內地僱主的推薦信,涉嫌違法協助內地庸才變「優才」來港,也有人涉嫌刻意誤導,聲稱自行申請較中介協助的成功率低,從而哄騙「天價」中介費。

中介活躍於「小紅書」、「淘寶」

政府設立了專才、優才及高才通計畫,吸引外地人才來港,移民中介看準商機,紛紛在內地社交媒體及購物網發文,聲稱可協助內地人輕鬆通過計畫成為港人。記者以內地人身分聯絡多名中介,發現協助申請的手法涉嫌違法。

有中介聲稱可代為僞造推薦信,協助申請人通過優才計畫來港。
有中介聲稱可代為僞造推薦信,協助申請人通過優才計畫來港。
中介收取150萬至180萬元「天價」中介費,助申請人以專才計畫來港。
中介收取150萬至180萬元「天價」中介費,助申請人以專才計畫來港。
中介涉嫌誤導申靖人,聲稱自行申請的成功率較低。
中介涉嫌誤導申靖人,聲稱自行申請的成功率較低。
移民中介向記者介紹協助申請優才計畫的全套服務。
移民中介向記者介紹協助申請優才計畫的全套服務。
中介展示客戶成功獲取專才簽證的文件。
中介展示客戶成功獲取專才簽證的文件。

在「小紅書」及「淘寶」活躍的中介,主要服務範圍是優才計畫,中介通常會先讓申請人根據「綜合計分制」的計分表自行評分,評分項目包括年齡、學歷、工作經驗、語言能力等,滿分為245分,若分數在80分以下,中介便會推薦申請人放棄,改以「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IANG),即通過在港修讀碩士課程拿取簽證。

若申請人達80分以上,中介便為申請人提供全套服務,內容包括幫助填寫申請表格、指導客戶提供具說服力的佐證材料等等,以及協助撰寫文案。 

有中介聲稱「文案都是我們代筆,你找人就行」

優才計畫規定,申請人須具備合資格工作經驗,但有中介向記者表示,能替沒工作經驗的申請人撰寫僱主推薦信。「XX移民咨詢」透露,「文案都是我們代筆,你找人就行」,指只要申請人找到擁有公司、願為推薦信簽署的人士即可,有很多申請人都以此途徑申請並成功獲批。

姓陳內地男子寫信感謝中介協助領取專才計畫簽證。
姓陳內地男子寫信感謝中介協助領取專才計畫簽證。
中介出示客戶包先生成功獲得優才計畫簽證的文件。
中介出示客戶包先生成功獲得優才計畫簽證的文件。
中介貼文宣稱可協助內地客人一家來港定居。 網上圖片
中介貼文宣稱可協助內地客人一家來港定居。 網上圖片
中介宣傳獲得香港身分的好處。 網上圖片
中介宣傳獲得香港身分的好處。 網上圖片
曾因基因編輯嬰兒被判囚3年的中國科學家賀建奎獲批「高才通」簽證,引起熱議,入境處其後宣告其簽證無效,並會進行刑事調查。 資料圖片
曾因基因編輯嬰兒被判囚3年的中國科學家賀建奎獲批「高才通」簽證,引起熱議,入境處其後宣告其簽證無效,並會進行刑事調查。 資料圖片

綜合而言,中介協助申請優才計畫的收費由數千元至數萬元不等,較便宜的僅5000元(人民幣,下同),若要包括續簽和7年後申請成為香港永久性居民的服務,則收費約4萬至6萬元;高才通計畫的中介費較便宜,連同續簽和7年後申請「永居」僅2萬至6萬元;專才計畫收費較高昂,更有中介開價150萬至180萬元。多名中介指,若申請失敗可半額或全額退款。

對於自行申請與中介協助的成功率,「XX身份規畫」指申請流程複雜,需要準備的資料和文書比較多,會花費大量時間精力,申請人更可能會對申請細則理解錯誤,幸而其公司有專業的團隊準備資料和文書撰寫,「成功率肯定會比DIY申請(自行申請)高」。有網民在中介貼文留言,指中介為賺取高昂中介費,涉嫌刻意誤導。

大律師:虛假文書最高監禁14年

大律師陸偉雄指出,中介如實替申請人代辦申請,一般來説不犯法,但若謊報客戶資料或僞造文書,例如在填寫表格時篡改職業等屬違法,若申請人在文件上簽署,便要承擔法律責任。

陸續稱,如申請人未曾在某公司任職,而該公司又爲其簽發推薦信,即構成使用虛假文書罪,中介公司、申請者及其他涉案人士均可被控串謀詐騙,一經定罪,最高刑罰為監禁14年。

不少內地人材希望來港工作,移民中介乘機大發橫財。 資料圖片
不少內地人材希望來港工作,移民中介乘機大發橫財。 資料圖片

議員籲加強宣傳

立法會議員陳恒鑌認爲,政府應加強宣傳人才計畫,整理出清晰的指引,讓有興趣來港的內地人知道更多資訊,掌握申請方法,便利自行申請來港。如果缺乏宣傳,就會有人從中撈取油水,故意誤導有意來港的內地人,甚至出現騙案。

立法會議員葛珮帆則說,高才通等計畫門檻高,相信能夠滿足計畫條件的申請人都有足夠能力獨自完成申請。政府應該在內地多做宣傳,讓人才知道根本無需浪費金錢聘請中介。她相信經過賀建奎事件後,政府已加強核實申請人資料,若遇到類似案件必定嚴格執法。

入境處:會跟進調查可疑個案

記者向勞工及福利局查詢,局方將問題轉交入境處回答。入境處表示,對於過往有否發現僞造的僱主推薦信,並沒有備存相關數字。若對申請人所遞交的文件的真偽有所懷疑,將會跟進調查,並在有需要時採取執法行動。

入境處又重申,任何人士或公司(包括申請人、中介公司或聘用公司)如在提交簽證申請時向入境處人員提供失實資料或作出虛假申述,即屬違法,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罰款15萬元及入獄14年。入境處除會拒絕有關申請外,亦會對個案展開刑事調查,而任何獲發的相關簽證/進入許可即告無效。 

記者 黎可晴 李建人

---

《星島申訴王》於3月1日隆重登場,節目為民請命抱不平、追蹤城中熱話,亦會搜羅溫情小故事。你申訴,我跟進,搵91999933,《星島申訴王》隨時候命!
立即報料: https://bit.ly/3IMunqd
你的獨家報料一旦被採用及報導,將獲得乙份獎品。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