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 Next

本港公立醫院於2018年引入高壓氧治療法,首間高壓氧治療中心於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投入服務,設有一個最多可供10名病人使用的多人艙。該治療法常用於救治一氧化碳中毒、中心視網膜動脈阻塞的急症病人,亦可幫助慢性病人處理放射性治療後發創傷。為靈活運用高壓氧治療,該院近日新增2張單人治療艙,現已進入最後檢查階段,將於下月投入服務,屆時病人輪候服務的時間可縮短一半,同時有助傳染病的控制和人手調配。接受高壓氧治療需由專科醫師先作評估,有曾「眼中風」病友分享治療經歷,直言「治療就好似瞓緊覺」。

東區醫院近日新增2張單人治療艙,將於下月投入服務。
東區醫院近日新增2張單人治療艙,將於下月投入服務。
在治療期間,會有一名醫生或護士在艙內,一至兩名醫生或護士及一至兩名技術人員須在艙外支援。
在治療期間,會有一名醫生或護士在艙內,一至兩名醫生或護士及一至兩名技術人員須在艙外支援。
歐陽先生去年12月患突發視網膜血管阻塞,5日半內於中心接受10次高壓氧治療,視力已逐漸好轉。
歐陽先生去年12月患突發視網膜血管阻塞,5日半內於中心接受10次高壓氧治療,視力已逐漸好轉。

今次引進的單人治療艙  將收治病情相對穩定患者

高壓氧治療是在高於正常大氣壓的治療艙內使用100%純氧,令病人血液增加攜氧能力。其原理是利用高壓氧可縮小體內氣泡大小,增加身體組織中的氧氣份壓,從而消除血管氣泡阻塞、促進血管增生、改善白血球功能、減少水腫和抗菌,促進造骨細胞形成。

此次引進的單人治療艙,將收治病情相對穩定、屬長期慢性病、或有潛在傳染風險的患者。東區醫院高壓氧治療中心顧問醫生殷榮華表示,在治療期間,會有一名醫生或護士在艙內,一至兩名醫生或護士及一至兩名技術人員須在艙外支援,由於艙內的特殊性,醫護人員每24小時只能入艙工作一次。現時有60名病人輪候服務,他們等候的時間可減半。

病房經理孫曉君表示,治療前會對病人的病況紀錄,心電圖、耳膜、傷口等進行檢查評估。她強調,由於純氧環境易燃,病人須更換純棉衣服,不可攜帶手機、首飾、手錶等物品入艙。此外,高壓環境在治療中會對病人耳膜產生副作用,故病人須配戴面罩以傳送氧氣,治療結束後要進行耳膜檢查。

歐陽先生於去年12月患突發視網膜血管阻塞,「突然右眼黑麻麻睇唔到,真係一刻就黑晒。」他經伊利沙伯醫院轉介到中心,在5日半內接受10次高壓氧治療,上下午各一次。他説,全程沒有打針及吃藥,更沒有痛苦。現時每3個月覆診一次,視力逐漸有好轉。

記者 謝宗英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