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 Next

財政司司長在新一年度《財政預算案》中,建議調整不動產的稅階及標準稅率,最低徵稅水平由不超過200萬元,上調至不超過300萬元,即300萬元或以下的物業,只需付100元稅款。相關《2023年印花稅(修訂)條例草案》修例在「先訂立後審議」下已經生效。立法會大會今天(17日)再就修例進行二讀及三讀,議案在議員過半數支持獲得通過。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該項建議的主要目標是為減輕一般家庭首次置業的負擔,特別是中小型住宅單位。從價印花稅第二標準稅率適用的稅階調整後,代價款額或價值介乎於200萬元至剛低於1,008萬元之間的適用物業交易,須繳交的印花稅金額將有所減少,減幅最高達至67,500元。該調整預計將惠及約37,000名物業買家,政府稅收每年減少約19億元。  

物業從價印花稅最低稅階經修訂後提升至300萬。資料圖片
物業從價印花稅最低稅階經修訂後提升至300萬。資料圖片
許正宇指修訂後預計將有約37,000名物業買家受惠。資料圖片
許正宇指修訂後預計將有約37,000名物業買家受惠。資料圖片

龍漢標批政府因循 再促減辣

法案委員會主席、民建聯議員陳克勤表示,今次調整印花稅稅階做法合適,並對於市民置業有幫助,而相關稅項的稅階在10年來均未有進行調整,又指現時過千萬的物業成交佔整體8成,印花稅稅階修定對可為市民完成其置業夢想,形容是「安居樂業」的措施。但指擴寬稅階未能解決本港房屋問題,認為土地供應仍是解決的主要措施。他又指市民對於房屋供應的KPI是有期盼的,希望政府可做到追時間、追結果,不要令市民望樓興嘆。 

地產及建造界議員龍漢標指,今次修訂純粹是財政司司長不肯亦不敢大刀闊斧調整各項印花稅之下的緩兵之計。相比起現有稅階,整體樓價在十多年來已經上升1.3倍,當局相隔13年才作出調整,是極不理想的做法。他又指出,政府部門和官員都有一種因循的習慣,即盡量「少做少錯,唔做唔錯」,有需要就將累積十年、二十年的變化,一次過修訂實施,令市民大眾疲於奔命。他希望政府當局能夠高瞻遠矚,審時度勢,盡快提交下一條的《印花税(修訂)條例草案》,「減辣、撤辣」。 

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謝偉銓則指,政府減稅但不減辣,釋放出混亂訊息,加上調整後的從價印花稅稅階,最多只能為置業市民節省約6萬元的稅款。他亦提及現時樓價過高導致社會出現一個現象,年輕人變得不思取,寧願以短工為生,手中一但有閒錢寧願用作購買名牌,亦不打算儲錢買樓。他又指置業最困難是支付首期,建議政府引入漸進式按揭,同時檢討「重公輕私」房屋政策,協助市民置業。

記者:李健威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