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 Next

隨着灣仔碼頭一帶的新海濱長廊接通,位處港島北最長的一段維港海濱長廊已進一步延長至8.7公里。然而同樣擁有維港美景的九龍區海濱,在尖東至紅磡一段因有紅磡海底隧道相隔,無法完美連接,猶如拼圖中缺失的一塊。香港理工大學綠化平台工作室提倡在海底隧道收費廣場之上興建綠化平台Green Deck,既可大大提升尖東、香港理工大學、香港體育館及紅磡站之行人暢達性,亦可綠化環境,改善周邊地區之空氣質素。綠化平台項目總監雷震寰先生與海濱事務委員會主席、國際知名建築師及前建築署署長解說相關建議後,獲得一致認同。

海濱事務委員會主席吳永順(左)認為綠化平台項目可大大提升九龍南的行人暢達性。
海濱事務委員會主席吳永順(左)認為綠化平台項目可大大提升九龍南的行人暢達性。

步行環境 空氣空間 一併改善

綠化平台得到地區廣泛支持,預料建成後將可為社區帶來以下四個好處——改善空氣質素,推動社區健康生活;重建鄰近社區的連繫;增添社區設施,提供綠化空間;增強社區活力,支持經濟發展。此外,項目更可提供無縫連接,讓行人從社區中央走向海濱並連繫鄰近區域,為大眾帶來多方面的裨益。

海濱事務委員會主席吳永順先生指出,過去紅磡海底隧道周邊規劃以車為本,忽略行人暢達性及步行環境,綠化平台可將尖東與紅磡連接起來,改善行人環境、空氣質素及綠化空間,意念創新。「海濱事務委員會的願景不止是將海濱橫向連接,更希望將人群垂直帶動,由社區走向海濱共享空間。港島區的卑路乍灣海濱長廊及炮台山東岸公園,因與社區中心點接近而大受歡迎;中環亦有添馬公園連接,令行人從港鐵站前往海濱時亦覺暢達。」吳先生說,「綠化平台就如該區拼圖中所缺失的一塊,可將約4公里長的海濱連接並優化環境,而不影響現有交通設施,是理想的社區項目。而且綠化平台能從海傍伸延到一些內陸社區像紅磡、何文田等等,讓更多市民能沿着綠化空間步行至海傍欣賞維港景色。故此海濱事務委員會是十分支持這個項目的。」

工程建築規劃界齊獻策

前建築署署長余熾鏗透露,早於2014年,匯聚工程界、建築界和規劃界精英及學者的綠化平台研究團隊已着手研究改善紅磡隧道收費廣場附近環境的方案,盼望將其打造成一個大型社區設施及綠化空間。「綠化平台這大膽的意念當時已包括不停車繳費服務,隨着『易通行』的正式實施,可見研究團隊高瞻遠矚。」余先生說,期望綠化平台能把紅隧入口兩邊區域連接,令東西兩邊的紅磡及尖沙咀暢通往來,並貫通南面尖東海傍及北面的何文田邊陲地帶,重新建立安全、舒適和通達各區的行人網絡。綠化平台是一個難得而成熟的社區自發性項目,值得深入考慮及作為典範。

連貫休閒商業及旅遊熱點

綠化平台落成後,將在區內形成三個紐帶,分別是高新科技紐帶(連結理工大學及將來紅磡站上蓋的工商發展)、文化藝術紐帶(連結科學館、歷史博物館及香港體育館)及綠色海濱紐帶(連結海濱長廊及綠化平台往內陸伸延經過的社區)。國際知名建築師、嚴迅奇建築師事務所有限公司主持人嚴迅奇先生認為,綠化平台的地理位置,正是三個紐帶匯合之處,估計可以產生更多聯乘效應及發展可能性,有助刺激地區經濟,達致振興市中心的目標。「它不單是建築設計項目,而是城市設計項目。現時流行跨界別概念,綠化平台可以將附近地區的休閒、商業及旅遊熱點連貫,帶動區內的經濟發展。」

城市地標 增添動力

紅磡海底隧道收費廣埸及車輛過海通道把九龍南分隔開兩部分,把在東部的紅磡和土瓜灣孤立而影響地區可達性,因而發展滯後。綠化平台可彌補這個缺憾,釋放滯後地區的發展潛力。

奧雅納工程顧問董事劉偉棠指出,綠化平台位處交通樞紐,毗鄰社區更有星羅棋布的國際級酒店,以及亞洲娛樂表演地標香港體育館及世界一流大學,所以這項目有望成為世界級旅遊景點,為九龍南社區及香港旅遊業帶來全新面貌及注入活力。「尖東近年的發展已現疲態,綠化平台可將尖東和土瓜灣一帶舊區的經濟發展加強串通互動,增添新動力,成為城市地標,如美國紐約高架公園或韓國清溪廣場般具實用性又美觀的綠化空間。」劉先生期望綠化平台此顛覆創新的項目能早日建成,除有助提升城市的土地價值,亦對綠化比率、民生健康、旅遊經濟、整體香港形象等有增值效益。

如欲了解更多綠化平台詳情,請瀏覽 www.greendeck.hk 

(巿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