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疫情及環球形勢影響,審慎理財成為不少人的目標。不過,最新一項調查發現,在亞洲5個地區之中,香港人儲錢意向最低,僅一半人關注如何擁有足夠財政儲備。有財務顧問建議預留至少3個月的開支,以應對各種突發狀況。
保誠發表「成就非凡人生:亞洲財務計劃調查」,顯示在香港﹑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及泰國共5,000名受訪者中,有約60%的人表明會增加儲錢,原因是體驗到疫情持續社會及經濟帶來的影響。
調查指,Y世代(出生於1980年代初期至1990年代中期出生)的應急儲蓄意向最高,近四分之三(74%)此年齡層的受訪者有積穀防饑習慣。相對於Z世代(1990代中期至2010年代初出生)的49%﹑X世代(1960年代中期至1980年代出生)的62%,以及嬰兒潮一代(泛指1940年代中期至1960年代中期出生)的49%為高。
若按國家或地區劃分,馬來西亞居民儲蓄意向最高,有67%受訪者指出會積極預留資金以備不時之需。反觀香港是5個市場中儲蓄意向最低,只有52%人儲錢。
渴望未來生活更有保障
被問到假如不必預留資金應急,資金會優先用於哪方面時,有半數(49%)受訪者表示,希望未來可以將更多的錢留作儲蓄,用於應付退休生活所需支出,以滿足擁有長期財務保障的需要。此外,31%的受訪者表示想去更多的地方旅行,26%的受訪者會考慮購買物業或改善居住環境,有28%的受訪者則希望可以為子女提供更優質的教育。
應急錢基本法則:預留至少3個月開支
雖然香港人均收入較高,但面對通脹及加息壓力,如果沒有足夠儲備,就沒法應付突如其來狀況,例如健康問題、收入減少甚至失業。要未雨綢繆,賓夕法尼亞州紐敦 Allied Financial Advisors 的認證理財規劃師 Christopher Lyman建議,雙收入家庭要預留3到6個月的生活費用,即使其中一個收入者失去工作,還有其他收入來源應付家庭日常開支,方便周轉。至於只有一個收入者的家庭,則最好有6個月至9個月的儲蓄。
同時,要制定每月預算,在清楚自己每月收支狀況,及確保沒有債務負擔的情況下開始儲蓄計劃,才能盡快達成目標。
相關文章:
定存攻略|大銀行連日出手 中銀隨滙豐大加存息 最高6個月4.3厘
強積金8月人均蝕7800元 內房拖冧中港股 一類基金力保不失| 附8月表現最好10隻基金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