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香港接連出現風災和雨災,對市民日常生活造成相當嚴重的影響。尤其是最近的雨災,淹浸了港鐵站、商場、行人隧道等等,這些景象都是筆者前所未見的。全球環境污染帶來的問題,似乎已經滲入了我們的生活之中。

極端天氣頻生,不禁讓筆者再次反思學習中國歷史文化對於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其實在中國文化傳統之中,也有不少與環保觀念暗合的地方。《禮記》提到:「五穀不時,果實未熟,不鬻於市。」現時,過度開發的情況可謂相當普遍,《禮記》此話似乎也有一定的現代意義。荀子也曾經提到:「聖主之制也,草木榮華滋碩之時,則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絕其長也。」此話反映出荀子眼中的「聖主之制」其實是一種可持續的生產方式,大概意思是只要管治者讓草木自然生長,不去破壞草木的生長循環,就能通過保障資源的供應,達到理想的「聖主之制」。

除了在思想層面,中國歷史上還有其他反映出古人環保意識的法律規定。早在周代,當時的政府就有制訂保護生態環境的法律。周文王頒發的《伐崇令》,規定「毋壞室,毋填井,毋伐樹木,毋動六畜」。秦朝的律法也有規定在個別時段不能在山林伐木、不可焚燒植物作肥料等等。

研讀歷史者不能只耽溺於故紙堆,反而要以歷史文化經驗,觀照當下的國際時事。筆者對於日本政府罔顧國際社會輿論,執意將核污水排放至太平洋一事也作出了一些反思。由於筆者並非環保專家、無法客觀準確地評估核污水所導致的潛在影響,因此,筆者在此先不深究,因為這要留待相關專家學者作深入分析。

可是,作為一個具備基本分析能力的歷史學生,筆者認為日本政府排放核污水一事是不負責任、忽視生態平衡和人民福祉的行為。雖然可持續發展等環保概念是起源自近代的西方社會,但從事件引起的國際爭議可見,現在正是向國際社會強調中國傳統優秀歷史文化的最佳時機。


張瑋宗
作者為青年史學家年獎2019得主,國史教育中心(香港)青年組委員,現就讀劍橋大學亞洲及中東研究(中國研究)碩士課程。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3年9月15日教育版專欄「學與教」。

延伸閱讀:

周正賢 - 大學之道|青史劄記

張瑋宗 - 歷史帶給我甚麼|青史劄記

周正賢 - 襄漢遊記|青史劄記

張瑋宗 - 習史的理念|青史劄記

周正賢 - 誰分真與假?|青史劄記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