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病在港常見,但很少人會直接聯想到此病可能會誘發間質性肺病,令肺部受到破壞,影響肺功能,甚至導致呼吸衰竭而死亡。因此,及早診斷和接受治療十分重要。有醫生指出,現時主要採用免疫抑制藥物,包括類固醇、抗風濕藥等控制病情,一旦患者對這些傳統藥物反應不理想,目前亦有針對性藥物能夠有效保存患者肺功能,減緩惡化速度。

間質性肺病可導致呼吸衰竭
結締組織病是一類異質性炎症性疾病,可影響骨骼、肌肉關節、軟組織、血管,以及某些器官,包括肺部。常見的結締組織病包括類風濕關節炎、硬皮症、皮肌炎與多發性肌炎、乾燥綜合症,系統性紅斑狼瘡。

香港大學臨床醫學學院內科學系臨床助理教授、風濕病科專科陳昭慧醫生指,患有間質性肺病的患者中,約有15%與結締組織病有關。患者勞女士早於30多年前確診類風濕關節炎,她在4年前突然咳嗽增多,步伐急促時更會氣促,最終確診間質性肺病及肺部纖維化。
 

陳醫生指,間質性肺病是因肺泡受損而形成,形成肺泡纖維化。肺泡纖維化會使患者肺容量下降及破壞氣體交換能力,使患者呼吸困難,繼而導致呼吸衰竭。

針對性藥物能保存肺功能
香港大學臨床醫學學院內科學系臨床助理教授、風濕病科專科鄧因棋醫生引述研究指,香港間質性肺病患者的存活中位數只有約兩年半,若能及早展開抗纖維化治療,死亡率可減少4成。現時治療間質性肺病的方法主要是使用免疫抑制藥物,但部分患者接受治療後,肺功能仍繼續轉差,而針對性藥物則有效幫助患者保存肺功能。醫學界及病人組織均希望當局能及早引入及資助相關藥物,讓患者獲得適當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