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年末突發的新冠疫情,距今將近3年,終於見停息跡象,市民才能重歸日常生活。古時一旦發生疫症,百姓對病毒缺乏認識,所以大多都將疫症與鬼神之說掛鉤,由此也孕育出不少宗教信仰以及傳統習俗。即便是香港這一彈丸之地,也有不少民間故事與疫症息息相關,甚至可結集成一本獨特的「瘟疫誌」。
長洲北帝廟
香港有很多廟宇都與祈求身體健康,遍及各區。擁有二百多年歷史的長洲北帝廟的建廟緣起,便與一場瘟疫有關。長洲的原居民大部分是來自惠州、潮州及廣州的漁民,以捕魚為生的他們信奉海神。由於北方在五行中屬水,南方的水源自北方,因此北帝便被南方人奉為水神。在乾隆四十二年間,長洲有疫症流行,當地漁民便到惠陽,迎北帝神像到長洲鎮壓,瘟疫隨之消失。因此,島民便興建了北帝廟,並每年舉辦太平清醮,酬謝北帝神恩。
車公平瘟疫
車公廟每到正月初三都人頭湧湧,廟中供奉的車公,原來是平定瘟疫的功臣。當年新界有瘟疫,沙田瀝源地區的疫情尤其嚴重。當地鄉民逐研究典藉,發現宋朝車大元帥不止平賊有功,其所到之處,瘟疫即止。村民遂向西貢蠔涌車公廟借車大元帥神像出巡,期望車公能震懾瘟疫。不過,西貢鄉民只願意借出車公孫兒神像。沙田村民將神像抬返疫區,再圍繞各村巡遊,疫症果然停止,其後村民便集資建廟供奉車公。
濟公見證鼠疫
一八九四年間,香港爆發鼠疫,中環、灣仔、西營盤一帶成為疫區,死亡數字驚人。灣仔區居民深信濟公活佛能夠驅趕瘟疫,所以紛紛到濟公廟內參拜,不久疫情便受控。當時,紅磡的疫情亦相當嚴重,該區居民得知濟公顯靈,平息了港島的疫情,於是連忙請出濟公到紅磡一遊,結果疫情亦很快平息。濟公廟原址在灣仔,但到了八十年代,因為要興建合和中心——當時全港最高的建築物,所以將濟公廟遷至上環,現時和百姓廟共用同一廟宇。
端午重陽
中國的傳統節日如端午節和重陽節都和瘟疫有關。農曆五月,天氣漸轉炎熱,播毒蚊蟲蒼蠅開始活躍,因此古時人們稱五月五日為「惡月惡日」。重陽節則源於躲避瘟疫,據南朝文人吳均所著的《續齊諧記》記載,東漢人桓景的村落發生瘟疫,死者無數,他幸得高人指點,登高飲酒,倖免於難。此後,重陽節當天人人都會登高暢飲,其後才發展出登高祭祖的習俗。
文:星島中學學生報《S-FILE》編輯部
訂閱《星島校園報》連環送學習天書及網上練習,立即瀏覽了解詳情:https://bit.ly/BTSEP2023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