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 Next

學童自殺個案近月急增。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表示截至上月,共錄得27宗本港中小學生懷疑自殺身亡個案,較2020年增近29%,或與學生受疫情及復常後的挑戰影響有關;至於風險因素則圍繞人際關係及個人問題。有中學校長認為,學校舉行正向教育活動,有助學生放鬆身心,預防產生自殺念頭;同時需平衡教師的工作量,「老師的心靈健康也很重要」。

本報記者

中小學生懷疑自殺身亡個案
中小學生懷疑自殺身亡個案
學童自殺個案近月急增。 資料圖片
學童自殺個案近月急增。 資料圖片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表示截至上月,共錄得27宗本港中小學生懷疑自殺身亡個案,較2020年增近29%。 資料圖片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表示截至上月,共錄得27宗本港中小學生懷疑自殺身亡個案,較2020年增近29%。 資料圖片
當局估計,增幅與學生受疫情及復常後的挑戰影響有關。 資料圖片
當局估計,增幅與學生受疫情及復常後的挑戰影響有關。 資料圖片
又審視近期學生自殺身亡的個案,發現人際關係及個人問題是構成自殺的風險因素。 資料圖片
又審視近期學生自殺身亡的個案,發現人際關係及個人問題是構成自殺的風險因素。 資料圖片
當中牽涉家庭、社交或感情問題、學習及學校適應、抑鬱、精神病等。 資料圖片
當中牽涉家庭、社交或感情問題、學習及學校適應、抑鬱、精神病等。 資料圖片
身兼中學校長的輔導教師協會主席何玉芬表示,自殺個案常見於中學生,歸因疫情期間學生無法建立緊密的人際網絡,缺乏朋輩支援和理解。 資料圖片
身兼中學校長的輔導教師協會主席何玉芬表示,自殺個案常見於中學生,歸因疫情期間學生無法建立緊密的人際網絡,缺乏朋輩支援和理解。 資料圖片

 

立法會選舉委員會界別議員陸瀚民,昨就青少年自殺情況提出書面質詢。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表示過去3年,全港中小學的學生懷疑自殺身亡個案數字明顯上升,由2020年錄得21宗,隨後兩年均增至25宗,截至上月升至27宗,整體升幅近29%;至於學生企圖自殺個案的統計數字,則沒有向學校收集或備存。

參考新聞:學童自殺頻生︱曾推「三層機制」亦束手無策 陳友凱:各層人手不足致情況惡化


人際與個人問題構成風險

當局估計,增幅與學生受疫情及復常後的挑戰影響有關;又審視近期學生自殺身亡的個案,發現人際關係及個人問題是構成自殺的風險因素,當中牽涉家庭、社交或感情問題、學習及學校適應、抑鬱、精神病等,「自殺是一個複雜的問題,由多項風險及保護因素互相影響而成,不能歸因於單一因素」。

身兼中學校長的輔導教師協會主席何玉芬表示,自殺個案常見於中學生,歸因疫情期間學生無法建立緊密的人際網絡,缺乏朋輩支援和理解,「人是要互動的群體,不是單獨坐在電腦前學習便夠」,加上家長因公務繁忙而少與子女溝通,或過分催谷成績,學生長期受壓終萌生自殺念頭。她呼籲學校主動留意學生的情緒及行為,「無出現自殺個案亦勿當無事發生,很多時都會隨時間慢慢浮現」。

現時中小學分別有兩名及一名駐校社工,為學生提供輔導及情緒支援;教育局亦在本月為高小生推出精神健康素養資源套。然而,何玉芬認為,措施僅限於預防學童自殺,「不能否認有效,但絕對不是加一個人(社工)、一套教材就能解決問題」。


家校合作支援學童情緒

她表示,校園加強關愛和正向文化能從根源減低學童自殺風險,「學生從生活找到關心他的人,對生活有所期待」,舉例學校可安排靜觀等活動,強調需平衡教師的工作量,「不是要教師的工作百上加斤,他們的心靈健康也很重要」。

至於小學生自殺情況,身兼小學校長的教育評議會主席蔡世鴻表示,個案雖佔少數但亦不能忽視,建議家校合作,雙管齊下支援學童情緒。他表示,不少校長「留意到警號」便報讀教育心理學相關課程,學習分析學生的行為目的等,「只要能夠回一條人命,業界甚麼都願意做」。


訂閱《星島校園報》連環送學習天書及網上練習,立即瀏覽了解詳情:https://bit.ly/BTSEP2023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