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地區治理的首場區議會選舉,政府用盡方法宣傳,提供便利投票措施,最終直選投票率為27.54%。雖然政府強調無為投票率設硬指標,但有建制中人認為,倘區選投票率較為接近2021年改制後的立法會選舉,相信已是「有交代」。
前年立會選舉 非建制「貢獻」2個百分點
2019年區選正值修例風波,投票率不正常地高達71%,正如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昨指,新選制難與舊選制比較,若把蘋果和橙相比,並不恰當。前年立法會選舉是修例後首次直選,建制派基本盤盡出,最終投票率30.2%。
今屆政府的區選宣傳,以「鋪天蓋地」形容也太輕描淡寫,除了大量宣傳海報、拍片及官員口頭呼籲,公務員也空群出動。政府甚至在選舉前夕大搞「區選繽紛日」,舉行大型戶外音樂會,有議員認為,已如同將選舉「盛事化」。港島各界聯合會副理事長朱立威指,昨天區選投票率走勢不錯,一大原因是政府宣傳到位,炒熱選舉氣氛,但重申投票率高低不代表制度好壞。
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表示,投票率高低並非衡量區會改革成效的重要指標,重點是對香港政治穩定、管治效能、地區治理質素、區議會聯繫地區群眾的效力等。他指現時反對勢力和其支持者佔選民比例仍不少,反對派又因不符合資格而不能參選,他們對新政治格局有牴觸情緒、消極態度是可以預期。他認為投票率如接近三成已不錯,特區政府應記一功,相信中央會接受。
2021立法會直選中,有少數非建制派或中間路線人士參選,包括新思維、個別民主派老將,以至標榜非建制的區議員等,合共取得約8萬票,為投票率「貢獻」近2個百分點。今次區選,新思維無人取得足夠提名入閘,「淺藍」實政圓桌亦只得1人入閘,這不利吸引政治光譜偏中間的市民投票。
不過有負責選舉協調的政黨人士指,按傳統智慧,區選投票率一向低於立法會,今次可見建制派總體基本盤都已盡出,沒有明顯流失:「初頭大家都以為(投票率)大約20出頭,但最終無原先諗得咁悲觀,有2字尾大家都『收貨』。反正另外嗰邊(指以往泛民選民),點叫都係唔會投。」他又認為政府將選舉「盛事化」,帶動氣氛有一定效果,期望未來可成常態。
有資深建制派指,以往建制派選民慣常在早上或中午投票,故日間投票率算是不錯,特別是上水一帶有大批內地港人回港投票,場面墟冚,但晚上則較少支持者出來,認為投票率超過兩成半已可接受。
有政界中人指,投票率高低並非關鍵,上屆區選亂象已是例子,最重要是新一屆區議員1月上任後,如何讓市民感受到完善地區治理的好處。
聶風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