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總裁余偉文近日反駁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遺址」的言論,並指這只是「得啖笑」後,再次引起內地網民熱議。有網民直言香港時代已經過去,亦指港股受A股影響很深,並形容為「萎靡不振,拖累的港市」;不過,亦有網民力撐香港,稱城市興衰隨着政治和經濟不斷變化,「香港沉浮也是有其規律性」。究竟在爭奪亞洲頂級金融中心的大戰中,香港是否仍然佔上風?

港股市值佔優 惟今年表現跑輸

余偉文指出,數據力證香港擁有亞洲最大的銀行體系,而且股市規模和成交量亦是區內較大。然而,恒指今年的頹勢是最為人詬病的一環,年內累跌近16%;相比之下,新加坡海峽時報指數年初至今僅累跌逾4%。若以指數表現看,港股表現的確差一大截。

值得注意的是,若以市值比較,截至11月為止,新加坡股市總市值為7,650億坡元,折合約5,745億美元,而港股總市值約31萬億港元,折合逾3.9萬億美元;換言之,港股規模相當於星洲約6倍。再以上市公司數目作比較,新交所只有約635家上市公司,遠低於香港的2,275間。

日均成交額高出新加坡16倍

此外,流動性是左右金融市場發展的關鍵。以11月為例,港股平均每日成交金額為956億元。新交所則披露,11月日均成交金額為9.52億坡元(約55億港元)。粗略計算,港股的成交金額高於新加坡達16倍,資金流動的規模天壤之別。

新股方面,新加坡的新股數量向來不及香港市場,余偉文亦提到今年頭三季本港有54隻新股IPO,但「隔籬屋」僅得5隻。根據彭博數據顯示,2023年新加坡IPO籌集資金不到2,000萬美元,按年大減95%,香港IPO則仍有30億美元,按年下跌68%。上述可見,新加坡的資本市場規模較小,意味它仍難以在股市方面與香港一較高下。

資管規模較大 吸資能力卻遜色

另一方面,銀行體系的穩健是金融中心的先決條件。據金管局年報披露,截至2022年底,香港共有155間持牌銀行、15間有限制牌照銀行、12間接受存款公司及37間核准貨幣經紀。新加坡金管局的數據則顯示,當地現時有139家取得牌照的銀行機構及經銷商。其中,只有6家是本地銀行,其中星展銀行、華僑銀行和大華銀行是新加坡的三大銀行。

資產管理規模方面,在全球政經環境備受挑戰下,不論香港或新加坡均出現下跌。其中新加坡資產管理行業規模在去年跌10%至4.9萬億坡元(約28萬億港元),資金淨流入為4,350億坡元(約2.5萬億港元)。本港證監會的年度報告則披露,香港去年管理資產規模按年跌14%至30.5萬億元,並錄得880億元的淨資金流入。換言之,以資產管理規模比較,香港資產管理規模仍跑贏新加坡,但吸納資金的能力就明顯遜色。

事實上,除了金管局總裁余偉文就言論發表意見外,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早前亦公開派「定心丸」,稱以長期而言,香港資產及財富管理業務的管理資產規模一直穩健增長,並在過去十年錄得143%的升幅。他又指,近日亦有具公信力的市場策略研究公司指出,香港於2017至22年間管理資產規模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3%,幅度為環球所有業務中心之首。

因此,上述數據反映香港目前在銀行體系、股市規模、資產管理等仍有一定優勢,但部份企業撤離香港市場是不爭的事實,而如何維持香港金融中心的競爭力,就看香港接下來的造化。

相關新聞:

樓市高位回落銀行按揭仍穩健 余偉文:負資產只是「數字上的結果」

許正宇反駁「國際金融中心遺址」言論 稱港具國際性、綜合性及增長性

辛正兒 - 金融遺址論得啖笑 加強說好香港前景|社論

馬時亨稱遺址論是「廢話」 惟中短期「腹背受敵」 料2025年見到曙光

---
《星島申訴王》推出全新項目「區區有申訴」,並增設「我要讚佢」欄目,現誠邀市民投稿讚揚身邊好人好事,共建更有愛社區。立即「我要讚佢」︰ https://bit.ly/3uJ3yyF

想睇更多精彩內容,請立即瀏覽「區區有申訴」活動專頁,https://bit.ly/41hgS9E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