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消費電子產品巨頭小米進軍電動車市場,一炮而紅,標榜「高配、智能、低價」的首款SU7亮相即大賣爆單。《星島》記者實地採訪小米北京門店,現場賞車顧客絡繹不絕,店員表示,前3天已賣出1000多輛,大量定單導致最快也要5個月後才能收車。國產新能源汽車展現超強競爭力,多位學者向《星島》
分析,這令西方感受到由新質生產力引領的中國製造壓力,新能源車出海恐遭歐美重手打壓。
▍駐京記者楊浚源 ▍
小米純電動車SU7上月28日上市,售價21.59萬元(人民幣,下同)起跳,開放發售27分鐘即突破5萬輛銷售量,高熱度持續未退。《星島》記者親身前往北京海淀區一間賣場觀察採訪,現場展示雅灰色和海灣藍兩輛SU7。相較前幾日「需預約才能體驗」,展車已可自由參觀,店內頗為熱鬧,賞車來客一個接一個地試坐體驗,查看品評着車內空間和設計細節。
相關新聞:
小米SU7︱關鍵工藝100%自動化 超級工廠平均76秒產一車
小米SU7︱加劇降價戰 央行變相放寬0首付
小米SU7︱外型「致敬」保時捷 賈躍亭指價值觀影響格局
北京門店3天賣出逾千輛
顧客徐小姐對記者說:「小米打造『人車家全生態互聯』的概念非常吸引人,所以過來實際看下。」至於是否購買,她坦言價格符合預期,但要觀望一年,「畢竟是新出的車,要等一等交付上路的實況」。店員表示,門店前3天已開出1000多輛的定單,「供不應求,標準版要4、5個月收車,Max版得等5、6個月」。
小米跨界造車3年,SU7一推出就憑着性價比先聲奪人。《日本經濟新聞》引述日本調查研究機構伊藤忠總研主任研究員深尾三四郎表示,小米SU7「就像iPhone問世一樣,我感到十分震驚」,蘋果放棄了「Apple Car」構想,而小米代替蘋果打造了智能手機和電動車相結合的生態系統。從智能手機到汽車無縫提供數碼體驗的企業首次誕生了。站在競爭對手的角度來說,簡直無機可乘。
中國車市競爭激烈,增長放緩加劇「內卷」,小米SU7的低價策略掀起新能源車企新一輪價格戰,包括華為、吉利、蔚來等至少7間車企推出降價優惠。另一邊廂,國際市場潛力依舊巨大,歐洲交通和環境聯盟報告日前預測,今年中國生產電動車將佔歐洲電動車總銷量25%以上,而去年這一比例為19.5%。中國「新勢力車企」未來勢拓海外市場。惟出海過程將充滿挑戰。
繼歐盟對中國電動車企展開反補貼調查,美國上月亦宣布以數據安全和國家安全風險為由,調查中國電動車。美國財長耶倫更高調指責,中國的過剩產能扭曲了國際市場價格與生產規律。
「特斯拉也享受很多補貼」
「補貼新能源車的國家並非只有中國,特斯拉(Tesla)在美國也享受很多補貼」,遼寧大學特聘研究員陳波對《星島》指出,美國從地緣政治考量,歐洲站在市場競爭的角度,都不願看到中國電動汽車行銷全球,對於真正的競爭對手,他們恐以貿易保護主義為名,巧言辭令,聯手打壓。他認為,與環境治理有關的具體產業政策,是全球共同鼓勵推行的,新能源汽車產業作為新質生產力的代表,也是淨零減碳的努力之一,不存在產能過剩問題。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王義桅亦向《星島》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展現的競爭力,令西方感受到由新質生產力引領的中國製造壓力。中國更早投資電動汽車,如今先進技術全方位彎道超車,西方無可奈何,只有反覆強調所謂國際秩序的紀律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