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 Next

「醫承通」系統在2022年7月推出,港府原冀協助中醫診所「電腦化」日常行政及臨床管理工作,且方便中醫業界連接「醫健通」。衞生署回覆《星島》查詢指,截至去年3月31日,本港共10555名中醫。不過醫衞局透露,截至今年5月1日,僅130多間中醫診所安裝及使用「醫承通」;近240間提供中醫服務的醫護機構已參與「醫健通」。另僅880多名中醫師有登記使用「醫健通」,佔全港中醫師約8%。

中醫「電子化」率偏低  業界 : 部分老中醫慣用手寫處方

對中醫「電子化」率偏低,註冊中醫師黃韻婷認為與業內人士年齡有關:「本港中醫年齡中位數已約6旬,部分老中醫亦慣用手寫處方。」她期望港府可從教育入手,如於10億元中醫藥發展基金撥出更多資源,資助各大中醫學會協助業界推動電子化。

香港註冊中醫學會會長兼立法會議員陳永光指,當局應多辦工作坊推廣中醫電子化。(資料圖片)
香港註冊中醫學會會長兼立法會議員陳永光指,當局應多辦工作坊推廣中醫電子化。(資料圖片)
立法會醫療衞生界議員林哲玄指,當局可在系統中加入「藥物相沖」等提示,以鼓勵業界使用。(資料圖片)
立法會醫療衞生界議員林哲玄指,當局可在系統中加入「藥物相沖」等提示,以鼓勵業界使用。(資料圖片)
部分老中醫慣用手寫處方。
部分老中醫慣用手寫處方。
「醫承通」系統在2022年7月推出。
「醫承通」系統在2022年7月推出。
中醫「電子化」率偏低。
中醫「電子化」率偏低。

香港註冊中醫學會會長兼立法會議員陳永光指,已不斷推動業界參與「醫承通」,冀港府也要多作宣傳,「起碼要多辦工作坊,向中醫師簡介怎樣使用系統。」

立法會醫療衞生界議員林哲玄指,醫衞局可考慮增加系統內有用資訊,包括互通化驗報告、影像報告及處方等,以吸引更多中醫使用「醫承通」和「醫健通」。且應就中西醫藥物的協調使用提供清晰臨床指引,並在系統中加入「藥物相沖」等提示,以釋除中西醫疑慮。

醫衞局回覆指,中醫藥發展基金下的「改善中醫診所設施資助計劃」申請人,如選擇同時安裝「醫承通」,其申請將會獲優先考慮,以鼓勵業界使用。現階段所有參與的中醫診所,亦會獲得豁免,毋須支付系統安裝、版本更新、使用培訓,及技術支付等費用。

---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