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區重建是個「老」問題,這問題源自「大」量殘破樓宇需要進行重建。全港至今已接近1萬幢樓齡超過50年的樓宇,並以每年500幢的速度增加,然而重建步伐遠不及樓宇殘破增加速度。要加快重建步伐,最大的「難」題在於如何確保重建項目的收支平衡,尤其是在樓市波動的情況下,要可持續性地進行市區重建會益發困難。
「7年樓齡」補償標準推高收購成本
市區重建涉及各種開支,當中收購開支佔最大部分。以市建局在2021年展開的九龍城盛德街∕馬頭涌道公務員建屋合作社重建發展項目為例,按照市建局一貫「7年樓齡」的收購補償政策,當時正值樓市高峰期,每平方呎的收購價高達19,848元,總收購成本約32億。
但到2023年樓市下行時項目才進行招標,最終中標價只有19億,出現最少15億虧損。由於重建項目由開始展開至完成收購有時間落差,因此出現高買低賣的情況。估計以現時經濟環境下,未來重建後項目銷售呎價未必能夠高於麵粉價,發展商有機會出現虧損。當然坊間有意見認為市建局在過去樓市上升時所帶來的盈餘,正好用來填補未來可能出現的虧損。
然而,市區重建始終涉及公眾利益,不應受樓市波動為其帶來不確定性。另一方面,「7年樓齡」亦成為市場基本收購價門檻,業主期待獲得優厚的補償,但間接推高收購成本價,令發展商難啟動私人重建項目,最終拖慢整個重建步伐。
新規劃工具僅一次性提高重建潛力
除了收購成本之外,重建項目要有利潤,主要視乎項目的重建潛力,即是項目要有足夠的剩餘地積比,為項目帶來額外的樓面面積。然而有重建潛力的項目已越來越少,部分舊區甚至已用盡法定准許的地積比,令重建項目變得不可行。
因此近年市建局引入新的規劃工具,包括轉移地積比、整合街區發展及以規劃主導模式進行重建,令土地運用變得更有效率,既可改善社區環境,又可為社區帶來額外的設施,若規劃設計得宜,甚至可成為社區地標。然而,這些規劃工具只能一次性為市區重建帶來額外的發展潛力,未來再用此方法進行重建將會越來越難。
事實上,現行的市區重建模式已出現結構性問題。一方面,「7年樓齡」補償政策帶來沉重的重建成本,社會過往只一直爭拗「7年樓齡」是否足夠,但從來沒有討論一個公平及合理的標準去計算補償定義。另一方面,隨着時間推移,有重建潛力的項目只會越來越少。
因此,若要解決市區重建「老」、「大」、「難」的困局,便需要從根本着手,重塑新的市區重建模式,當中包括更合理的補償標準,更靈活的發展方,更廣泛的資金來源,和更多的私人參與,才能提升市區重建的可持續性。
葉文祺
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兼研究部聯席主管
相關文章:
-----
【拆解市場動向 捕捉地產先機 】
星島房地產發展動向論壇將於7月11日舉行
即點擊https://bit.ly/3VGpQLn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