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協正檢討體育總會管治狀况與制定「機構管治手冊」,預料將於本月底前出爐。一直有跟進多宗運動員投訴的新民黨立法會議員何敬康,今午(19日)召開記者會,就各體育總會治理提出意見,他希望未來政府與港協暨奧委會能以「雙親」形式管理各總會,「港協係爸爸、政府係媽媽,一個在管治、選拔、上訴做監察,一個管理公帑運用,就最好不過」。他更建議參考國家做法,成立體育仲裁委員會,負責處理本港體壇糾紛。
如體育總會現問題 何敬康倡政府可扣減資助
各體育總會每年可獲政府由數萬元至數百萬元的資助,何敬康期望未來康文署不只管理發放資助,更應要求各總會定期匯報財政開支、訓練工作、是否符合港協成為本港體育總會的資格待,更要對外公開相關內容,以避免令人感覺各總會的帳目混亂等,可專心培育運動員。
他舉例,中國香港舉重健力總會曾於疫情期間,花數十萬元在海外舉辦一場舉重比賽,但實際地點、詳情等都未有交代,質疑公帑是否花得其所。他曾於立法會層面向政府查詢,惟至今仍未有回覆,促當局盡快跟進。他續稱審計署已多次指出部分體育總會財務問題,但一直都未有處理方案,強調政府不可再逃避,將公帑運用放在一旁,建議如發現問題,政府可暫停或減少總會的資助,「等佢哋(總會)勒緊褲頭,知道要各公眾交代」。
《星島頭條》年初曾獨家報告,中國香港舉重健力總會涉扣起兩名健力運動員的資助,亦凍結兩名運動員的會員資格令他們無法參賽。何敬康透露,港協雖督促總會就事情召開紀律聆訊,但至今仍未獲回覆、問題亦未解決,更提到很多總會的紀律聆訊委員會與上訴委員會屬同一班人,「成日令人覺得球證、旁證都係你,對各總會形象唔好」。
各總會亦應檢討內部上訴機制 倡委任第三方人士加入
就此他建議各總會要檢討內部上訴機制,可委任第三方人士參加,避免角色上衝突,同時為了更好推動運動發展,政府可仿效國家體育局成立體育仲裁委員會,任命本港專業的體育仲裁調解員等,處理總會、教練及運動員之間的糾紛。他提到香港是國際調解中心,希望這個委員會可在不需進行訴訟期間,引入第三方為各方解決紛爭,更好推動香港運動「五化」發展,即普及化、精英化、盛事化、專業化和產業化,且能減少不必要的爭拗。
至於新興運動方面,他表示很多新興運動仍未有屬於自己的總會,港協雖有登記機制,希望未來可以放寬條件及增加透明度,讓更多新興運動可以用總會的形式去運作,又希望各總會可放寬選拔及參賽資格,讓運動員可參加不同機構舉辦的比賽,且讓獨立運動員參賽。他特別提到,明年的全國運動會,國家都舉辦「我要上全運」的選拔,讓非總會的人士參加,希望香港都可以籌備類似的機制,廣納運動人才代表香港。
另外,該黨東區區議員劉聖雪建議,大型體育活動事務委員會轄下的「M品牌」可以擴大資助資格,資助本地團體舉辦的體育活動,且政府應加大資助舉辨更多不同的體育賽事,將體育盛事化。而該黨社區發展主任孔永業則就運動員體育資助,建議政府應考慮檢視運動員薪酬待遇,並開發新途徑發掘更多非總會的優秀運動員,可獲得政府資助等。
記者:郭詠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