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研究工務工程效益成本管理小組委員,今午(24日)召開會議,由發展局交代檢視香港建造成本高昂的原因。當局發現工人成本、建築材料及設備的合約風險溢價、設計標準及要求、政府審批流程,以及工程複雜性,五大方面導致香港建造成本高昂。發展局預計會審視不同審批流程可否減省,並鼓勵業界多使用科技等,以協助推動加快工程時間,節省成本。
經民聯工程界議員盧偉國表示,香港建造工程成本高、工期長問題困擾業界,很多人以為價錢高、工期長就會賺多一點,實際卻是相反,指出有時候是審批流程影響工時,做成一個「多輸」局面,強調工程界是受害而非受惠者,並提到近來不少業內知名大公司都傳出財困,是敲響警鐘。
他特別提到工人老齡化及人手不足,為業界造成很大困擾,因為香港在建造工人方面的勞動力十分欠缺,令很多企業既憂慮投不到工程,投到又擔心無人做,雖然政府有短期輸入勞工計劃,但實際香港基層勞動力短缺是結構性問題,關注當局有何實際時間表去改善現有問題。
發展局常任秘書長(工務)劉俊傑表示,外國經驗對香港來說很重要,舉例倫敦的工人日薪較香港高,做相同工程的工時較香港少,因此最終工人工資都會較香港低,當局已在研究不同方案,包括科技應用及將部分工序在場外處理等。
至於流程評審,劉俊傑表示之前局方主要檢視規劃及前期審批工作方面,接下來在工程設計及施工階段,都有很多不同程序需要評審,舉例建築階段承建商會提交很多施工方案、臨時工程做法、物料審批、工序驗收等,當局將從宏觀方法檢視每個程序的必要性,有無重複工序可以刪減,以及審批人員要成為促進者推動工程。
他續稱,目前有很多報告、匯報的工作,當局或考慮以數碼化處理,亦有建議當局成立數據庫,讓業界提交物料測試報告、在其他工程內使用等,當局未來會探討這些建議的可能性。至於時間表方面,當局聆聽議員意見後,會再檢視有何措施可推動。
選委界陳紹雄關注各項因素中,哪些屬於可控、哪些屬於不可控。劉俊傑回應稱,建造成本與工程造價未必完全一樣,都有不同不可控因素影響成本,例如經濟周期、承建商投標策略、香港人多車多令工程走線選擇比較少、惡劣天氣、機器必須進口、私人工程量等。他指政府推展工程均按項目需要性而制定,雖可作微調,但都要視乎社會的想法。
記者:郭詠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