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滿街都是撕膠帶聲,現在每月利潤不夠交租!」有「中國油畫第一村」之稱的深圳大芬村,今年以來生意慘淡,《星島》記者近日現場直擊,大芬村內遊客寥寥無幾,購畫者更是屈指可數。經營畫室20餘年的商家坦言,疫後經濟下行令大家捂緊了錢袋,樓市不景又致新屋裝修數量驟降,外加全國畫廊倒閉潮、同行競價激烈等因素,大芬村如今幾乎面臨着史上最低潮,生意甚至不及疫情時,「將來還可能更差,畢竟油畫不是必需品,是奢侈品」。
▍記者高遠深圳直擊 ▍
相關新聞 :
大芬村直擊|第一村源起香港畫家
大芬村直擊|村民「不埋怨」推創意市集 直播賣畫吸粉
大芬村是內地最大的商品油畫生產和交易基地之一,村內雲集2000多名畫師和數百間畫店,高峰期每年售畫逾百萬幅,作品遠銷海內外,然而疫後繁榮不再。《星島》記者22日(周二)下午實探大芬村,見街道上冷冷清清,偶有3、5名年輕遊客拍視頻打卡,還有零星幾名外國人手持專業攝影機拍照。大部分畫室內既無客戶問價,也無遊客參觀,店內針落有聲,僅有一名畫師手持畫筆,時不時沾下顏料對着畫布輕描淡寫。有幾名畫室老闆聚在一起閒聊品茗,部分畫室更乾脆大門緊閉,燈光昏暗。
遊人零星 進貨畫商近絕跡
「房子不好賣,不用裝修就不用買畫了。」在大芬村經營歐式油畫店多年的華老闆告訴記者,她店內的畫作售價最低數百元(人民幣,下同),貴的則要7、8萬元,住宅掛畫是交易主陣地,但隨着樓市不景氣,定單數量已一再下滑。
劉老闆在村內經營畫室逾20載,近8年主要賣風景、人物等原創寫實畫,疫前生意一直不錯。她表示,當時全國各地畫廊都會來村里進貨,有些台灣畫商每年來好幾次,每次都買走不少貨,「行情好時畫掛在牆上就會有人買走」。賣出的畫需要包裝,下午2、3時整條街都是撕膠帶聲,「那時大家買膠帶都是整箱整箱的,現在就買3、5卷都不知道要用幾個月才用得完」。
疫情期間定單一夕驟降,劉老闆祭出新招,在店面外側空地處擺上近10個畫架和小板凳,招徠遊客作畫畫體驗,畫一張最低僅收費30元。「疫情時人很多,座位都不夠坐」,她解釋指當時到處都面臨封鎖,大家不能出遠門旅遊也缺乏娛樂活動,大芬村幾乎是本地市民的「必來之地」。因此儘管利潤微薄,店舖還是撐了下來。
不料疫後經濟不似預期,大批畫廊紛紛倒下,市民消費態度變得更加謹慎,原創油畫定單數量難復以往,就連新業務也一落千丈。「少的時候每天只有一、兩個人來畫畫,現在都是來閒逛的,大家都不敢花錢。」劉老闆一臉無奈地說:「村里大部分人每月連房租都掙不到,反正我每月都要貼錢的」。
「每月貼錢,連房租都掙不到」
市場艱難下,同行打起激烈價格戰。劉老闆表示,村內有個朋友曾嘗試開天貓網店,結果兩個月連一張定單都沒有,「網上都把價格砍得死死的,而且對畫非常挑剔」。已在大芬村開了10多年畫室的廣東人吳女士也告訴記者,曾被福建廈門同行撬走過老客戶,「那是一幅海水臨摹作品,即使你畫得比別人好一些,普通外行人也看不出。價格稍微貴一點,我們就被競爭掉了」。
劉老闆在大芬村經營畫室逾20載,疫前生意一直不錯,當時全國各地畫廊都會來村里進貨,有些台灣畫商每年來好幾次,每次都買走不少貨,「行情好時畫掛在牆上就會有人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