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旅遊發展局(旅發局)在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文體旅局)的框架下,馬不停蹄地籌辦各式各樣的旅遊盛事,以推動香港的旅遊業,於過去的10月份,有兩個項目做得十分出色,包括:10月18日開鑼的「哈囉威香港」活動,以及10月23至27日一連五天的「香港美酒佳餚巡禮」。
因應萬聖節的來臨,旅發局舉辦了「哈囉威香港」活動,於太空館外牆上演的3D光雕匯演,加上發光主題電車及南瓜雪糕車穿梭香港各地,為節日增添色彩之餘,也令到一眾市民和旅客感受到香港熱鬧的氣氛。
進場人次較去年升10%
「香港美酒佳餚巡禮」則於中環海濱舉行,場內設置超過300個攤位,帶來35個國家及地區的美酒美食,除本地居民,活動亦吸引了內地、美國、加拿大、英國、澳洲、德國、日本、韓國及東南亞等世界各地旅客,根據大會公布,約有15.5萬人次進場,較去年升約10%。
政府為了在疫後加快旅遊、體育及文化相關行業的復甦,於多方面推出措施及開展不同行動,例如:文體旅局局長帶領下,政府於今年1月成立「旅遊業策略委員會」,匯聚相關翹楚為旅遊業的提速和提質發展出謀獻策,並承諾於今年年底公布《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2.0》;財政司副司長出任組長的跨部門「盛事統籌協調組」,積極協助聯繫相關部門及持份者,確保每項盛事能獲得充足的支援。
財政司副司長表示,2024年全年預計最少會有210項盛事舉行,涵蓋文化藝術及創意、體育、會議及展覽、金融經濟及創科、節日及慶典匯演及嘉年華等多個不同領域,政府的努力可見一斑。
政府的工作有目共睹,但成效不能單純以感覺去衡量,需參考相關數據,才能反映出實際情況。根據旅發局數字,今年首9個月所有訪港旅客約3258萬人次,雖然較去年同期上升約40%,但與2018年同期(暴亂及疫情前)比較,仍然下跌約30%,旅客減少必然影響酒店行業,今年首9個月酒店平均入住率約84%,與2018年的平均91%,仍有7個百分點的差距。
訪港旅客逐步回升
可幸的是,在所有訪港旅客當中,人均消費較高的過夜旅客比例有所增長,由2018年佔比46%上升至今年50%,而今年的過夜旅客的平均逗留晚數仍可維持到以往的約3.1日。
看看人均消費額,不過夜旅客由2018年約2200元跌至今年上半年約1200元,過夜旅客則由約6600元跌至約5600元。兩者皆錄得跌幅,業界大多認為,近年消費模式改變,網上購物盛行,以及內地尤其是香港周邊城市如深圳,零售業急速發展,影響了旅客在港購物消費額度。
與旅遊息息相關的零售及飲食業今年表現也未如理想,根據政府統計處數字,今年首9個月零售業銷貨價值約2794億,較去年同期錄得7.5%跌幅;而飲食業總收益今年首3季錄得約818億,較去年同期減少7.5%,訪港旅客雖然逐步回升,零售及飲食業生意仍然難捱,情況不容忽視。
多項數據未達標,有業界人士歸咎於香港景點老化,對旅客吸引力下降。根據團結香港基金今年2月的研究報告指出,香港十大旅遊體驗之中,只有一項是近年2019年落成的景點。
筆者認為,本港不乏大型新景點,「啟德發展區」便是一個最好的例子,政府應該好好把握這個契機去扭轉乾坤。
啟德發展區在早年規劃,已經加入各種文體旅元素,可惜在執行細節上卻發生了不少落差,以2013年啟用的啟德郵輪碼頭為例,不但交通設施上乏善足陳,60000方呎的商業配套更大部分長期空置,無人問津,嚴重影響郵輪旅客的體驗。
明年初即將啟用的啟德體育園,亦有可能在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遲遲未能「落地」的情況下,影響其實際運作,短期內只能依靠其他臨時交通安排紓緩。
筆者相信,在政府的帶領下,香港旅遊業在國際舞台上定必會重振聲威,期望相關政府部門及機構大舉籌辦各樣盛事的同時,亦能提速及提效加快建造基礎設施,以配合整體旅遊業發展,需「軟件」及「硬件」兼備,才可相得益彰。
温偉明
嘉華國際營銷及市場策劃總監(香港地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