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 Next

近年,港人患上抑鬱症的數目持續攀升,情況令人擔憂。有精神復元人士分享,過去飽受職場欺凌而患上思覺失調,曾想輕生,幸得親友不離不棄,現已放下心結重新振作,更成為註冊社工,以「同路人」身份勉勵精神病患;有照顧者難忘胞弟因病而性格突變,由文靜內向轉為暴躁易怒,更有強逼症,無奈社會仍缺乏接納。適逢本月是「精神健康月」,有精神科醫生坦言,不少人誤會精神病患有危險性,甚至治療也無法「斷尾」,盼加強公眾教育,解開謬誤,使一眾精神復元人士的才華,都得以被看見。 

精神健康議題近年獲得重視,惟在改善精神病污名化、建立精神健康友善的社會上,仍需各界努力。

精神健康月2024以「連繫身邊人」為主題,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左三)出席開幕禮。
精神健康月2024以「連繫身邊人」為主題,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左三)出席開幕禮。

社工走出欺凌創傷成朋輩支援者

Vicky於14年前在職場及教會飽受欺凌,整天情緒低落、食慾不振,更導致失眠,「當時一下子瘦了10磅!」她憶述,自己其後出現幻聽及被害的妄念,無奈向家人訴說苦況,卻未獲正面回應,「負面情緒不斷纏繞我,但家人籲我不要再說,認為我只是不適應工作環境。」最終她「祼辭」,鬱鬱不歡下更曾想過輕生,危急關頭因信仰打消念頭。

她指,父親在她兒時過世,她跟媽媽成為家中的經濟支柱,當時弟妹皆在學,急尋工作未有停步,惟思覺失調情況日趨嚴重。家中的無線網絡凌晨時份斷線,她因擔心影響翌日在家工作,馬上出門到電訊公司求助,又認為電視及電台廣播全在談論自己,幸好有位對精神健康有認知的朋友對其不離不棄,不加批判地聆聽她訴苦,更向其家人說明情況,推動她接受治療。她指,見醫生前多次拜訪臨床心理學家,因為社會對精神病患有嚴重的污名化問題,害怕被人竊竊私語,求職時都不敢說明自己患有精神病,但母親不斷鼓勵和支持她,令她決心面對創傷,參與「同路人」小組,更有勇氣重回前公司與當時的上司對話,解開心結。

經過幾年努力,Vicky成為朋輩支援工作員,分享其復元故事,後來更成為註冊社工,以過來人的身份,向更多精神病患伸出援手。

Vicky曾飽受職場欺凌而患上思覺失調,現已轉換身份成為註冊社工。
Vicky曾飽受職場欺凌而患上思覺失調,現已轉換身份成為註冊社工。

逾半受訪者恐病患傷害他⼈

事實上,平等機會委員會曾委託香港教育大學心理學系進行研究,在2020年以問卷形式,訪問593名在職工作人士及265名精神病患者,發現分別有超過30%的精神病患者表示在求職、在職及離職過程中經歷歧視。此外,91.9%受訪在職人士知道香港的《殘疾歧視條例》,惟對精神病患者仍有常見標籤;55.7%的人擔心精神病患者會傷害他⼈,另有46.5%會嘗試與他們保持距離(見表)。

平機會主管(政策、研究及培訓)徐妤婷表示,市民普遍對精神病患者存在各種誤解,如將精神分裂和躁鬱症,與暴力傾向劃上等號,甚至認為患者沒有就業能力等。不少人也將精神病患者視為「另一類人」,但實際上精神健康與市民息息相關,任何人都有可能因經歷低谷,導致精神狀況不穩,故應以同理心包容和接納患者。

香港精神康復者聯盟盼增進精神復元人士與社會的了解。
香港精神康復者聯盟盼增進精神復元人士與社會的了解。

香港精神康復者聯盟副主席王文臬分享,近年污名化的情況略有改善,但仍面對歧視,令大多數復元人士都不會向外披露自己的病歷。他舉例,曾有會員在上班期間病發,由於僱主不知情,受驚報警求助,該會員被「捉走」入院,最終出院後被無理解僱,「完全不給予解釋的空間。」他又指,自己曾因為抑制不住怒火,而被強行送院,被人用「黐線」和「傻」等字眼標籤,感覺很差。

除了精神病患及復元者需要社會多加關注,照顧者的壓力也不容忽視。Candy的弟弟在20多年前確診思覺失調,性情大變,「他本來文靜又內向,病發初期經常心情煩躁,與家人的爭執變多,好像甚麼事都看不順眼。」她指,當時覺得奇怪,但估計弟弟的情緒跟學業壓力有關,後來弟弟會自己打自己,甚至發怒時,力氣大得一手扯爛梳化的木手把,「我聽到母親敘述事件,十分驚訝!」弟弟患上強逼症,每次梳洗花費很多時間,出門前要再三確定雪櫃門有否關好,「要重新學習跟他相處的方法。」

她指,理解社會對精神病的認知薄弱,故她對親友解說弟弟的情況,都只是輕描淡寫。由於弟弟喜歡到處張望,在走廊來回走動,也惹來鄰居的奇異目光和問候,「相信他們是出於善意,但聽到也會感到難堪。」

後來她的弟弟在社康護士鼓勵下,一度入院休養,Candy坦言,家中各人都重新編排工作,母親更改變工作模式,務求每天都可以在探病時間,為弟弟送上熱飯。然而,母親在約6年前離世,照顧弟弟的重任落在Candy身上,她憶述,疫情期間工作更見忙碌,壓力倍增,猶幸加入了一個精神復元人士家屬的互助組織,「大家都經歷過,家屬之間的對話都好輕鬆。」

中大醫學院曾發表研究指,逾6000名受訪兒童及青少年當中,有近4%想過輕生。
中大醫學院曾發表研究指,逾6000名受訪兒童及青少年當中,有近4%想過輕生。

近年,港人患上抑鬱症的數目持續攀升,情況令人擔憂。港大醫學院於本月初發表一項研究預測,本港在2023至2032年,每年將有約5.5萬至5.7萬人患上抑鬱症;中大醫學院亦曾發表研究指,在2019年至2023年曾訪問逾6000名6至17歲的兒童及青少年,當中近25%在過去1年,曾受至少1種精神疾病困擾,另有近4%想過輕生,尤以中學生情況較為嚴重。

香港情緒健康學會創會會長、精神科專科醫生林美玲指,社會普遍誤解精神病患皆有危險性,甚至認為病症無法根治,「治療效果其實可以好理想,能夠如常上學和上班。」她指,近年時有嚴重的社會事件涉及精神病患,做成標籤效應,部分病人都因而放大病症的嚴重性,導致病情惡化。

精神科專科醫生林美玲盼望加強公眾教育,解開眾人對精神病患的謬誤。
精神科專科醫生林美玲盼望加強公眾教育,解開眾人對精神病患的謬誤。

林美玲分享,過去曾接獲不少學生個案,部分因為學業壓力而患上躁鬱症和驚恐症,甚至想輕生,經過治療後都能回復健康的校園生活,升讀心儀大學。她盼望加強公眾教育,解開眾人對精神病患的謬誤,舉例讓市民接觸精神復元人士而有所改觀,使一眾精神復元人士的才華,都得以被看見。

接患者病假後遭解僱投訴 平機會籲僱主合理遷就

平機會負責執行《殘疾歧視條例》,在2021年至2023年期間,共收到177宗涉及《殘疾歧視條例》僱傭範疇有關精神狀況的投訴。

平機會主管(政策、研究及培訓)徐妤婷(中)指,任何人都有可能因經歷低谷,導致精神狀況不穩定,應以同理心包容和接納患者。
平機會主管(政策、研究及培訓)徐妤婷(中)指,任何人都有可能因經歷低谷,導致精神狀況不穩定,應以同理心包容和接納患者。

平機會主管(政策、研究及培訓)徐妤婷指出,接獲的投訴包括有患者因情緒病放病假,上班後卻在工作表現一致的情況下,被挑剔及解僱。她鼓勵僱主多與員工溝通,因同一精神病亦有個別特質,部分人已經康復,亦有人情況穩定;如非「不合情理的困難」,僱主可考慮作出合理遷就,例如在患者轉藥的短暫適應期,容許彈性延遲上班時間。

她提到,政府近年強調及早識別和及早治療,希望企業也能配合,「僱員因精神健康狀況請假求診,實際是在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希望僱主避免用『員工欠了公司』的態度,而是酌情處理有關情況。」

社會福利署將在明年第三季前增設4間精神康復者家屬資源及服務中心。
社會福利署將在明年第三季前增設4間精神康復者家屬資源及服務中心。

照顧者路難行 家屬樂見政府增資源

有精神復元人士家屬分享,過去提供予照顧者的支援不足,慶幸政府將增設相關資源及服務中心,令他們日後可有更多喘息空間。

現時全港只有1間「精神康復者家屬資源及服務中心」,位於彩虹彩輝邨,專為精神復元人士的照顧者提供支援。近年Candy獨力照顧患有思覺失調及強逼症的弟弟,難免被照顧重任壓垮,遂到中心結識「同路人」,互相分憂。她指,除了家屬們互助,更可參與工作坊及與社工見面,增加對弟弟病情的認知,無奈中心位置離家甚遠,無法時常到訪。

她留意到,不少家屬都會反映,家人關係十分緊張,若然有離開患者的想法,已經是過勞的跡象,「照顧者要有體力,但心力同樣重要;當內心有巨大的無力感,覺得沒有出路,就要多關注自己。」

去年《施政報告》公布,社會福利署將在2025年第三季,增設4間相關資源中心,屆時除了現時在九龍東的資源中心外,香港島、九龍西、新界東及新界西各區將各設資源中心,方便照顧者獲得所需支援。Candy慶幸政府看見復元者家屬的需要,盼日後中心落成,有更多同路人受惠。

記者:仇凱瑭、林家希